执业医师

导航

2017年《医学微生物学》复习笔记:甲型肝炎病毒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18

  甲型肝炎病毒

  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属于小RNA病毒科肝病毒属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与肠道病毒相似,所以曾把它归属到肠道病毒里,后基因测序归到此属。球形, 27-32nm,单正链RNA,20面体,无包膜。

  电镜下两种颗粒同时存在

  实心:有感染性,有抗原性

  空心:无感染性,有抗原性

  2、抗原性: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

  3、动物模型:黑猩猩、狨猴、猕猴。

  细胞培养:在人与猴肝、肾细胞内增殖

  特点:增殖缓慢;无CPE;无血凝

  4、我国研制HAV减毒活疫苗(H2株)为宿主适应性突变株,抗原性优于国外F减毒株

  5、抵抗力:较强,对热、消毒剂抵抗力强,对uv 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传染源:病人(潜伏后期、急性早期传染性最强)

  →途径:粪—口传播,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可造成爆发流行

  2、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病理损伤有关,免疫系统在清除病毒的过程中损伤了肝细胞。临床表现潜伏期15-50天,平均30天,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多为隐性感染,主要是疲乏、食欲减退、恶心、黄疸、肝脾肿大等。病程4-8周,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不转为慢性。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

  检查

  测抗原——及早,发病1W后只有半数(+)

  测抗体:

  ——HAV- IgM——新近感染

  ——HAV- IgG——既往感染及流行病学调查

  中和型抗HAV——疫苗效果

  防治

  一般预防

  减毒活疫苗

  丙球—紧急预防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