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基础医学生理学理论指导: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8-17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组成成分。 肾素是球旁细胞分泌的一种酸性蛋白酶,能催化血浆中血管紧张素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后者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血管紧张素III也能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和释放醛固酮。

  2)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a刺激近端小管对NaCI的重吸收,使尿中排出NaCI减少;b高浓度时引起入球小动脉强烈收缩,则肾小球滤过率减少;低浓度时引起出球小动脉收缩,使肾流血量减少,但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高,因此肾小球滤过率变化不大。 c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释放,从而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K+ 的转运。d刺激血管升压素的释放,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醛固酮的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水的重吸收,促进K+的排出,所以醛固酮有保Na+排K+ 的作用。

  4)肾素分泌的调节。当动脉血压下降、循环血量减少时,可通过以下机制调节肾素的释放。a肾内机制:当肾动脉灌注压降低时,入球小动脉血量减少,对入球小动脉牵张感受器的刺激减弱,使肾素释放增加;当肾小球滤过降低,滤过和流经致密斑的Na+量减少,刺激致密斑感受器,引起肾素释放增加。b神经机制:肾交感神经兴奋,可刺激肾素的释放。c体液机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可刺激肾素的释放;血管紧张素II、血管升压素、心房肽、内皮素和NO等可抑制肾素的释放。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