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临床药理学》复习考点:药动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8-21

  药动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吸收:pH(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及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的解离度低,较易扩散通过膜被吸收。例如同时服用NaHCO3将会影响水杨酸类药物的吸收)、离子的作用(四环素类抗生素不宜与铁制剂或含钙、镁、铝离子的抗酸药同服,以免降低疗效)、胃肠运动的影响(胃排空及肠蠕动速率能明显影响药物到达小肠吸收部位的时间及药物在小肠滞留时间:胃肠蠕动增快则药物起效快但吸收不完全;反之则药物起效慢但吸收完全)、肠吸收功能的影响(一些药物如新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环磷酰胺等能损害肠粘膜的吸收功能,引起吸收不良)、间接作用(抗生素可抑制肠道细菌,从而减少Vit K的合成,从而增加口服抗凝药的活性)

  分布: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部位(结合型药物的特性:不呈现药理活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不被肝脏代谢灭活、不被肾脏排泄;当发生多种药物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时,可能增加了某一药物游离型的比例,加大了该药的毒性,对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尤其需注意。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氯贝丁酯、保泰松、水合氯醛及磺胺药都有蛋白置换作用)。改变组织分布量(去甲肾上腺素减少肝脏血流量,从而减少了利多卡因在其主要代谢部位肝脏中的分布量,从而减少该药代谢,增高血中利多卡因浓度;而异丙肾增加了肝脏血流量,从而增加了利多卡因在肝脏中的分布及代谢,使其血浓度降低)

  生物转化过程:CYP450酶(酶诱导剂:苯巴比妥、保泰松、利福平等;酶抑制剂:氯霉素、西咪替丁、异烟肼、保泰松等)。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期间若食用酪胺含量高的食物如奶酪、红葡萄酒等,将引起神经末梢中的去甲肾大量释放,产生高血压危象,危及生命。静滴普鲁卡因进行全身麻醉期间,加用骨骼肌松弛药琥珀胆碱时,需特别慎重:大量普鲁卡因可竞争灭活酶使琥珀胆碱的水解受抑制从而加重后者对呼吸肌的抑制作用。

  排泄:肾小球滤过(游离型、分子大小适当的药物可滤过)、肾小管分泌(多种酸性药物或多种碱性药物可竞争酸性药物载体或碱性药物载体,如丙磺舒可阻碍青霉素分泌、速尿可妨碍尿酸的分泌、阿司匹林阻碍甲氨蝶呤的排泄、双香豆素与保泰松抑制氯磺丙脲的排泄)、肾小管重吸收(非解离性药物脂溶性大,易被重吸收;解离性药物则相反。取决于药物酸碱性及肾小管滤液的pH值。如碳酸氢钠通过碱化药液促进水杨酸类的排泄,可用于水杨酸药物中毒时的解救)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