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6基础医学理论病理学:淤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7-18

  淤血(congestion)

  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称为淤血也称静脉性充血。

  特点:为被动过程 分为: 全身性淤血 局部性淤血

  淤血发生的原因:

  1.静脉受压:静脉受压其管腔变狭窄或闭塞,血液回流受阻而致。

  2.静脉腔阻塞:血栓形成或肿瘤细胞瘤栓可阻塞静脉而引起淤血。

  3.心力衰竭:心脏不能排出正常容量的血液进入动脉,心腔内血液滞留,压力增高,阻碍了静脉的回流,造成淤血。

  病变: 大体:器官肿胀,呈暗紫红色(还原血红蛋白增加),出现发绀、淤血性水肿、浆膜腔积液、 淤血性出血

  镜下:局部细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过多的红细胞积聚合。

  结局: 取定于器官/组织的性质、淤血的程度、淤血时间长短。

  1. 短时间淤血:后果轻微,诱因去除后可恢复正常。

  2. 长时间淤血:发生变性、萎缩,甚至坏死。肝和肺的慢性淤血,导致组织内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组织增生,因而质地逐渐变硬,造成淤血性硬化。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