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复习备考试题(3)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0-24

  21.Ⅰ型糖尿病患者,男,20岁,经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正常,今早突然晕倒,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C.乳酸性酸中毒 D.低血糖

  E.夜间进食量少

  22.关于妊娠糖尿病的处理,下列哪一项错误?

  A.胰岛素较非妊娠状态用量大.以不发生低血糖为限

  B.妊娠整过程均须胰岛素治疗

  C.固定饮食,必要时才调整

  D.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立即停止妊娠

  E.37周左右应行剖宫产

  23.关于WHO推荐的标准OGTT正确的是:

  A.空腹血糖>7.8mmol/L不必行此试验诊断糖尿病

  B.含75g葡萄糖液体积在200~500ml范围内

  C.至少空腹4小时方能进行试验

  D.口服50~75g葡萄糖

  E.试验前2天应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人量

  24.下列哪一项是Ⅰ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A.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B.糖尿病肾病

  C.大血管病变 D.糖尿病视网膜病

  E.微血管病变

  25.糖尿病患者在下列哪种情况不宜选用胰岛素治疗?

  A.妊娠糖尿病 B.极度消瘦

  C.合并心肌梗塞 D.肥胖性糖尿病患者

  E.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26.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出现休克的因素中,下列哪一项应除外?

  A.酸中毒 B.并发感染 C.心脏排血量减少

  D.严重失水 E.组织缺氧导致毛细血管扩张

  27.Ⅱ型糖尿病患者因神志不清急诊。体检:血压80/65mmHg,血糖17mmol/L,CO2CP10mmol/L,BUN22mmol/L,尿酮体+++,经小剂量胰岛素、补液及纠酸治疗后,神志恢复,但出现头痛、呕吐,可能原因是:

  A.脑水肿 B.酮症酸中毒 C.高渗性昏迷D.尿毒性脑病 E.碱中毒

  28.糖尿病代谢紊乱的中心环节是:

  A.胰岛素生物作用绝对和相对不足B.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

  C.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差D.脂肪分解增强,酮体产生多

  E.葡萄糖原生成增加

  2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如果补充碱性溶液过多,下列哪一项不是其副作用?

  A.使糖基化血红蛋白释氧减少 B.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

  C.反跳性碱中毒 D.加重体内钾的丢失

  E.脑水肿

  30.80岁男性Ⅱ型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长期服用磺脲类加二甲双胍治疗至今,2天前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出现明显发绀,甚至昏迷,首先应考虑:

  A.酮症酸中毒 B.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C.乳酸性酸中毒 D.水中毒 E.低血糖

  31.女,50岁,身高154cm,体重62kg.因外阴瘙痒就诊,查血糖13mmol/L,尿糖++,血象未见异常,该患者治疗宜:

  A.控制饮食 B.控制饮食+达美康

  C.控制饮食+糖适平 D.控制饮食+二甲双胍

  E.控制饮食+胰岛素

  32.最容易产生抗药性的胰岛素是:

  A.单峰纯胰岛素 B.猪胰岛素 C.单组分胰岛素 D.长效胰岛素 E.牛胰岛素

  33.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及意识很快恢复正常,2小时内又突然昏迷,首先要考虑:

  A.酸中毒加剧 B 脑出血

  C.胰岛素过量致严重低血糖 D.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

  E.脑水肿

  34.下列哪一项是高渗性昏迷的临床特点

  A.皮肤潮湿多汗,呼吸正常 B.多发于青年,已有糖尿病史

  C.脉搏饱满,血压稍高 D.尿糖阴性,尿酮阴性

  E.起病慢,有嗜睡、幻觉、震颤、抽搐等

  35.下列哪项不是判断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指标?

  A.空腹血糖 B.餐后血糖

  C.糖基化血浆白蛋白 D.糖基化血红蛋白

  E.IA2、GAD-Ab

  3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的主要措施:

  A.抗感染 B.纠正电解质紊乱

  C.补生理盐水+胰岛素 D.补液

  E.补减性液

  37.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

  A.脊髓病变 B.神经根病变

  C.周围神经病变 D.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E.脑神经病变

  3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为:

  A.口吐白沫 B.呼气有烂苹果味

  C.呼吸深大 D.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

  E.皮肤黏膜干燥

  39.以下哪种患者不宜使用胰岛素治疗?

  A.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 B.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C.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

  D.肥胖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不佳

  E.糖尿病需急症手术

  40.用胰岛素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抗体形成 B.轻度浮肿 C.低血糖 D.局部脂肪萎缩 E.过敏反应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