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6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系统备考: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第二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3-12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以及由肺肾吸纳的自然界的清气。

  (二)相关脏腑功能

  人体之气的生成虽然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但其中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尤为密切相关。

  1. 肾为生气之根

  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

  2. 脾胃为生气之源

  脾主运化,胃司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气升转,将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化为血与津液。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为水谷之气而布散全身,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

  3. 肺为生气之主

  肺主呼吸之气,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不断地吸入体内,同时不断地呼出浊气,保证了人体之气的生成及代谢。肺又主司宗气的生成。宗气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关系着一身之气的盛衰。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3.气机调畅的概念: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

  4.气运动的意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5.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1)五脏: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

  (2)六腑:以降为顺。总体是降,降中寓升。

  (3)脏腑之间的关系:①肺主出气、肾主纳气;②肝主升发、肺主肃降;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④心肾相交。

  (4)某一脏腑:其本身也是升与降的统一体,如肺之宣发肃降、小肠之分清别浊等等。

  总之,脏腑之气的运动,在生理状态下体现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特点和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规律。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人体气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气化的形式:人体气化的基本形式是:人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包括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举例。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