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复习笔记:第四单元流行型乙型脑炎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23
中第四单元 流行型乙型脑炎
一、概述
1、定义:乙脑病毒引起的经蚊虫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
2、临床特征: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可有后遗症。
二、病原学
1、乙脑病毒属于虫媒病毒B组,属黄病毒科。
病毒结构:乙脑病毒为嗜神经病毒
核心——单股RNA,核心蛋白
外膜——膜蛋白、外膜蛋白 (糖蛋白)、血凝素
2、抵抗力:抗力不强、耐低温和干燥。
3、组织培养:乳鼠脑组织、 鸡胚、Hela细胞等。
4、抗原性:抗原性较稳定、感染后产生三种抗体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猪、马、驴、牛、狗
2、传播途径:经蚊虫叮咬而传播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隐性感染为主,<10岁儿童多见,★ 2--6岁发病率最高
4、★流行特征
(1)发病季节:
严格季节性,集中在7、8、9三个月
(2)发病年龄:儿童易感性,<10岁儿童
(3)地理分布:地区流行性,主要分布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
(4)发病形式:高度散发性
四、发病机理
隐性感染:只形成短暂病毒血症。
显性感染:病毒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上述病理损害。病原体的数量和毒力
五、临床表现
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体检可见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
(一) 典型乙脑分四期: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⑴ 初期:1~3天。急起发病,发热、头痛、恶心和呕吐,嗜睡等。可有颈硬。
⑵ 极期:4~10天。
①高热。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②意识障碍。可有嗜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阻碍等;
③惊厥或抽搐。可为手、足、面部局部抽搐或肢体阵挛性或全身强直性抽搐,均伴有意识障碍;
④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特点是呼吸节律的不规则及幅度不均;有时也可出现外周性呼吸衰竭。严重时,可出现脑疝的表现;
⑤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等。
⑶ 恢复期:可有恢复期症状,如患病6个月后仍留有的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
●乙脑的临床类型
|
轻型 |
普通型 |
重型 |
极重型 |
发热 |
38~39℃ |
39~40℃ |
40℃以上 |
40℃以上 |
神志 |
清楚 |
嗜睡或浅昏迷 |
昏迷 |
深度昏迷 |
抽搐 |
无 |
偶有抽搐 |
反复或持续抽搐 |
反复或持续性强烈抽搐 |
脑水肿 |
无 |
轻 |
重 |
可有脑疝 |
呼衰 |
无 |
无 |
可有 |
明显 |
病程 |
5—7日 |
7—10日 |
2周以上 |
|
后遗症 |
无 |
多无 |
常有 |
幸存者常有 严重后遗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