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第十二单元第二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6-22
中第二节 苔质
厚薄、润燥、腐腻、偏全、剥落、消长、真假
a. 厚薄:以“见底”“不见底”为标准,测邪气至深浅。
①薄苔:正常;若病,浅轻正气未伤,邪气不盛,主外感表证,或内伤轻病。
②厚苔:胃气夹湿浊邪气熏蒸所致邪盛入里,或内有痰饮湿食积滞。
b. 润燥:了解津液变化(滑苔、燥苔、糙苔、燥裂苔)。
①滑苔:为寒为湿,阳虚而痰饮水湿内停。
②燥苔:热盛伤津(多见);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燥气伤肺。
c. 腐腻: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①腐苔: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
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成食积痰浊(多见),内痈、湿热口糜。
②“浮垢苔”:苔色晦暗垢浊。
③“脓腐苔”:舌上粘厚一层,有如疮脓。
④“霉腐苔”:舌生一层白膜,或现饭粒样糜点胃脘腐败,津液悉化为浊腐上泛。
⑤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粘液。
湿浊内蕴,阳气被遏主病湿浊、痰饮、食积、湿热、顽疾。
苔黄厚腻痰热、湿热、暑温、湿温、食滞,湿痰内结,腑气不利;
苔白滑腻湿浊、寒湿; 厚腻不滑,白如积粉时邪夹湿,自里而发;
白腻不燥、胸闷脾虚湿重; 白厚粘腻,口中发甜脾胃湿热,气聚上泛。
⑥“粘腻苔”:颗粒紧密胶粘,上有垢浊滑腻。颗粒不清,垢浊胶结“垢苔”或“浊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