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共卫生助理医师考试《环境卫生学》讲义:第六章第二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5-26
中第二节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由于地理地质原因,使地壳表面的元素分布不均衡,致使有的地区土壤和水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或过少,导致该地区人群中发生某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1.地方性氟病
地方性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它是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发生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因水氟大部分为易溶性,故吸收率往往在90% 以上。食物中的氟约为40% 一 80 %。
本病根据摄入途径分二型:
饮水型 即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而患病,此型分布广, 90%的患者属此型。
燃煤型,即在特定选区煤中的含氟量过多,当地居民习惯敞开燃煤、烘烤粮食,致使室内空气和烤干食物中氟含量增加而导致本病发生。
1)发病机制
氟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参与正常的钙磷代谢,促进牙齿和骨骼钙化,适量的氟可促使牙齿和骨骼正常生长和发育,并对神经传导和酶代谢有一定作用。
氟进入人体后,在胃肠壁内迅速被吸收,并被转运到各组织。氟还可透过胎盘屏障。体内氟主要通过肾脏排出。
过量氟主要蓄积在骨骼和牙齿组织中。
氟的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如下:
(l)对钙磷代谢影响:过量的氟与钙结合成难溶的氟化钙,大量氟化钙沉积在骨组织中,使骨质硬化,密度增加,少量沉积在骨周软组织中,使韧带肌健等钙化。血钙的减少,反馈地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增强,分泌增多,加速破骨细胞对钙的吸收,并抑制肾小管对磷的全吸收,使磷大量排出。
(2)对骨骼的影响:
①氟化钙大量沉积,可使骨质硬化,密度增加,骨皮质增厚,髓腔变小;而破骨细胞可使骨钙吸收又可使骨质脱钙疏松。因而在临床上出现硬化型、疏松型和混合型三种表现;
②氟取代骨盐羟基磷灰石中羟基,使之变成氟磷灰石,从而破坏正常骨质晶体结构;另外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动,又促进新骨形成,骨内股增生,因而造成骨皮质增厚、表面粗糙、外生骨疣等病变;
③氟能抑制骨磷酸化酶的作用,从而影响骨组织对钙盐的吸收和利用。
(3)对牙齿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牙胚发育阶段,氟可使釉细胞中毒变性,影响釉质正常发育,可使牙本质钙化不全,牙齿变脆,因而在出牙后,牙面呈现混浊无光泽的白垩样斑点。同时因钙化不全的釉质疏松多孔,吸附色素并使色素沉着。
但适量的氟可在釉质表面形成氟磷灰石保护层,降低釉质酸溶性;同时氟能抑制口腔中某些酶的活性,使产酸减少,因而具有防龋的作用。
(4)氟的其他毒作用:氟中毒是全身性疾病,除了累及牙齿和骨组织之外,对非骨相组织和器官亦能产生损害。
2)临床表现
(l)氟斑牙:分三型:
①白垩型:牙齿无光泽、粗糙,似粉笔状;
②着色型:牙面呈微黄,黄褐或黑褐色;
③缺损型:牙釉质受损脱落,呈点状、片状或地图形凹状,或呈广泛的黑褐色斑块,且有浅窝或花斑样缺损,深度仅限于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