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8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医学心理学试题:第三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10-23

  【A型题】

  1.综观应激研究历时,最早被关注的应激是( )

  A 生物学方面

  B 心理学方面

  C 社会学方面

  D 管理学方面

  E 人类学方面

  2.塞里的应激研究更接近于目前应激概念中的( )

  A 心理反应

  B 社会反应

  C 生理反应

  D 行为反应

  E 情绪反应

  3.关于目前心理应激概念,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包含了应激是刺激物、是有害刺激的反应以及是多种中间变量的综合认识

  B 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界限清晰。

  C 应激刺激和应激反应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容。

  D 应激是应激源、应激中介因素和应激反应多因素的作用过程。

  E 应激理论为心理病因学提供一种认识思路。

  4.可引起机体相应的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是由于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 )

  A 不强

  B 过强

  C 一般

  D 太弱

  E 无关

  5.同样的应激源对于不同的个体会产生(   )

  A 相同的反应

  B 不同的反应

  C 类同的反应

  D 积极的反应

  E 消极的反应

  6.出现在应激源反应中不同的原因是因为个体对于应激源的(   )

  A 体质不同

  B 认知评价不同

  C 敏感度不同

  D 反应强度不同

  E 文化程度不同

  7.关于应激源的概念,不正确的叙述是(   )

  A 即应激刺激物

  B 即生活事件

  C 即生活中的不良情绪

  D 即生活变故

  E 即使人紧张的事件

  8.表示生活事件(应激源)的强度最好用以下何种方式( )

  A 情绪的焦虑强度

  B 累计LCU的值

  C 心身疾病的发病率

  D 转化为生物学指标

  E 以上都不正确

  9.以下不属于心理应激刺激(应激源)的是( )

  A 受奖

  B 工作负担过重

  C 吸烟

  D 挫折

  E 凶事预感

  10.下列不属于环境性应激源的是(   )

  A 噪音

  B 战争

  C 日常生活琐事

  D 失眠

  E 就业

  11.研究表明丧偶对鳏寡健康危害最大的时间阶段是(    )

  A 第一个月

  B 第二个月

  C 第一年

  D 第二年

  E 第三年

  12.对于大多是人来说经常产生影响的是(   )应激源

  A 重大的生活事件

  B 家庭成员健康变化

  C 日常生活琐事

  D 家庭成员死亡

  E 环境恶化

  13.下列生活事件中,哪条属于正性生活事件(    )

  A 夫妻分居

  B 结婚

  C 坐牢

  D 子女离家

  E 改行

  14.负性生活事件是指(    )

  A 对人产生损害的事件

  B 个体感觉不愉快的事件

  C 与健康成负相关的事件

  D公认的有害事件

  E 以上都正确

  15.王女士的丈夫,平时什么都不好,就是好赌,怎么劝也没用,为此夫妻俩经常吵架。王女士非常烦恼,几次想提出离婚,又于心不忍。王女士这种动机冲突类型属于(    )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E 以上都不是

  16.应激反应最贴切的含义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   )

  A 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B 认识、意志、情绪、个性方面的变化

  C 幻听、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方面的变化

  D 心理障碍、心身障碍、心身疾病等心身疾病方面的变化

  E 以上都正确

  17.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应激反应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B 应激反应是生物界赖以发展的原动力

  C 应激反应是保持健康的条件

  D 应激反应是人格和行为健全的促进因素

  E 应激反应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18.一般适应性综合征(GAS)分为以下三期(   )

  A 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

  B 觉醒期、阻抗期、适应期

  C 警戒期、阻抗期、适应期

  D 觉醒期、阻抗期、衰竭期

  E 觉醒期、警戒期、适应期

  19.最常出现的应激情绪反应是(   )

  A 焦虑

  B 抑郁

  C 愤怒

  D 恐惧

  E 敌意

  20.一位家庭关系紧张的人尽可能减少在家逗留的时间,变成一个“工作迷”,是(  )应激反应表现。

  A 退化

  B 逃避

  C 回避

  D 攻击

  E反向

  21.有位中年技术员在一家企业工作,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噪声较大,工作负荷也很大,班组的人际关系复杂,因得不到上司的赏识迟迟没能晋升,给他的心身健康带来很大的压力。他所面对的应激源是(   )

  A 日常生活应激源

  B 职业性应激源

  C 环境应激源

  D 内源性应激源

  E 沟通性应激源

  22.应激过程中的认知评价受以下何种因素的影响(   )

  A 生活事件的性质

  B 个性特征

  C 社会支持

  D 宗教信仰

  E 以上都是

  23.Lazarus认为应激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

  A 认知评价

  B 应对方式

  C 个性特征

  D 社会支持

  E 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

  24.应对就是个体对生活事件及其伴随的心身不平衡状态所做的(    )

  A 情绪调解

  B 认识和行为努力

  C 潜意识中的防御

  D 求助活动

  E 以上都正确

  25.某学生对一次考试失败引起的精神痛苦进行调整,最宜称为(   )

  A 针对问题应对

  B 针对情绪应对

  C 过程应对

  D 特质应对

  E 心理防御

  26.心理防御机制来自以下理论(   )

  A 行为学习理论

  B 精神分析理论

  C 认知理论

  D 人本主义理论

  E 折衷主义理论

  27.“此地无银三百两”是属于哪种心理防御机制(   )

  A 否认

  B 幻想

  C 转移

  D 反向

  E 潜抑

  28.“否认”属于哪种类心理防御机制(   )

  A 不成熟型

  B 神经症型

  C 成熟型

  D 精神病性

  E 以上都不对

  29.“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是属于哪种心理防御机制(    )

  A 转移

  B 合理化

  C 否认

  D 升华

  E 幻想

  【X型题】

  30.心理应激理论发展过程中包括以下认识途径(   )

  A 引起应激的刺激因素

  B 由刺激因素引起的心理生理反应

  C 应激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精神病的过程

  D 刺激因素和心理生理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E 应激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心身疾病的过程

  31.心理应激具有的特征(   )

  A 心理应激是一种涉及心身两个方面的紧张状态。

  B 应激源范围广泛,涵盖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

  C 心理应激是一种内部状态,产生后表现为各种生理和心理反应,在多数情况下,生理反应同心理反应是并存的。

  D 因个体身心特点不同,应激反应性存在个体差异。

  E 在多数情况下,心理应激既不完全是刺激物作用的结果,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者的身心特点,而是个体同刺激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32.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

  A 焦虑、冷漠

  B 心理疲劳

  C 对疾病及其担心

  D 药物滥用

  E 远离人群

  33.下列属于环境性应激源的是(   )

  A 高温

  B 文化冲突

  C 频繁接待陌生人

  D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流行

  E 恶劣的工作环境

  34.在应激状态下机体会发生的变化(   )

  A 心跳加快

  B 血压升高

  C 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多

  D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

  E 凝血时间缩短,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35.下列哪些属于应激反应的心理中介因素(   )

  A 应激源的性质与特点

  B 认知评价

  C 个性特征

  D 社会支持

  E 宗教信仰

  36.属于神经症性防御机制的是(   )

  A 否认

  B 升华

  C 合理化

  D 倒退

  E 抵消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