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口腔助理医师口腔黏膜病学精讲复习:第三章第二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4-18
中第二节 药物过敏性口炎
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局部应用(涂搽或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内使超敏体质者发生超敏反应而引起的黏膜及皮肤的超敏反应性疾病。
多为I型超敏反应,也可为其余或混合
【病因】
药物: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磺胺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半抗原及完全抗原;交叉反应;致敏状态;光敏感性反应
【病理】急性炎症:上皮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或有水疱形成;结缔组织水肿,血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早期为嗜酸性粒细胞。
【临床表现】初次:潜伏期4~20天,平均7-8天。再次:数小时;前驱症状:全身不适、头痛、咽痛及低热
①口腔粘膜:好发部位:多见于唇及颊、舌前2/3;症状:粘膜有烧灼、肿胀感;
局部表现:水疱→糜烂面或溃疡→假膜。口唇溃烂、张口受限。唾液增多、淋巴结肿大。
②皮肤病损:好发于口周皮肤、颜面部、四肢下部、手足和躯干。表现为红斑、丘疹和水疱,以红斑上出现水疱多见。
③固定性药疹(fixed drug eruption):若同一部位、同一形式反复发作者称~~。即局部灼热发痒,有暗红色斑,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数目不多或为单个,多发生于固定位置。
④莱氏综合征(Lyell syndrome):重型药物过敏可发生全身广泛性的大疱,类似烫伤,并波及所有的体窍粘膜和内脏,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征。表现为:急性发病、全身症状重;高热、昏迷;皮肤大疱性损害、多窍性损害;感染、肝肾功能障碍、内脏出血而死亡
【诊断要点】
1、明确的药物应用史:发病与用药有因果关系
2、发病突然,全身反应较轻
3、停用可疑药物后病损很快愈合(1周-1月)
4、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红斑、水疱、糜烂、假膜、结痂等,伴有皮肤红斑和水疱
【鉴别诊断】病因不同;全身症状;局部表现;皮肤病变少见
【预防】了解病史,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 ;告知患者避免再次接触已知变应原;脱敏治疗:小量多次接触,提高机体耐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