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系统备考:第三章第十八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9-18
中三、肛裂
【诊断】
1.疼痛 肛裂的主要症状是排便时肛门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排便后由于内括约肌痉挛又产生剧痛,持续时间较长。
2.便秘 肛裂引起的排便时及排便后疼痛常使病人惧怕排便而致便秘,便秘又加重肛裂,形成恶性循环。
3.出血 排便时肛裂溃疡面受损,常有少量出血,鲜红色,覆盖于粪便表面或沾染便纸,偶有滴血,大出血者少见。
4.肛门视诊 将肛门皮肤向两侧分开,可见“三联症”,即肛管皮肤纵向梭形溃疡,基底较深,肛裂下缘有皮垂(哨兵痔),上缘齿状线处有肛乳头肥大。明确肛裂后不宜做肛门直肠指检和肛门镜检查,以免引起难以忍受的剧痛。
【鉴别诊断】
需要与肛门、直肠的其他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1)多进食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松软、通畅,口服缓泻药,防治大便干燥。
(2)局部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缓解内括约肌痉挛。
(3)局麻下适当用力使肛管逐渐扩张至4~5指,并维持5min.解除肛门括约肌痉挛。但要注意,扩肛轻则无效,过重可导致肛门失禁。
(4)必需时给予镇静药或止痛药止痛。
2.手术治疗 包括肛裂切除术、内括约肌切断术。
四、痔
【诊断】
1.便血 是内痔及混合痔最常见的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过程中,无疼痛感,血色鲜红,可呈滴血、喷射状或便纸上染血,与粪便不相混,便后出血自行停止。常因粪便干燥、饮酒、进食刺激性食物及劳累而诱发便血。反复便血有时可引起贫血。
2.内痔脱出 内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
3.疼痛或不适 血栓性外痔伴有剧烈疼痛。内痔一般无疼痛,但伴有感染、糜烂和血栓形戍或绞窄、嵌顿时,即可出现疼痛或不适。
4.瘙痒、溢液。
【鉴别诊断】
需要与肛门、直肠的其他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最重要的是与直肠占位性病变鉴别。
【进一步检查】
1.肛门视诊和直肠指检。
2.肛门镜检查,必要时行直肠、乙状结肠镜或纤维肠镜检查。
【治疗原则】
无症状的痔无须治疗。有症状的痔治疗目的重在消除、减轻痔的主要症状,而非根治。
1.一般治疗 包括多饮水,多进食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和腹泻,温热坐浴,保持会阴清洁等。
2.非手术治疗 Ⅰ度、Ⅱ度内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局部用药(栓剂、软膏、洗荆)、改善局部血管丛静脉张力的口服药、硬化剂注射治疗及各种物理疗法,如激光治疗、微波治疗、远红外治疗、铜离子电化学治疗、冷冻、等离子治疗等。
3.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Ⅲ度或Ⅳ度内痔、混合痔及包括外痔血栓形成或血肿在内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五、直肠脱垂
【诊断】
1.直肠脱垂病人均有缓慢的发病史,早期时仅在排粪时有包块自肛门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缩。随着病情的发展,因肛提肌缺乏收缩力,则需用手帮助回复。严重者在咳嗽、喷嚏、用力或行走时亦可脱出。
2.肛门溢液 由于肛门节制功能障碍和脱垂而致肛门溢液,并可致肛门周围皮肤湿疹、瘙痒等症状的发生。
3.疼痛 如未能及时复位,脱垂肠段可以发生水肿、绞窄、嵌顿甚至有坏死的危险,则有疼痛、肛门部酸胀、下坠感。
【鉴别诊断】
需要与肛门、直肠的其他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进一步检查】
1.肛门视诊及蹲位检查。
2.直肠指检。
3.直肠镜检直肠。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1)治疗直肠脱垂的诱因。
(2)硬化剂注射治疗 适用于不完全性脱垂或(和)较轻的完全性脱垂。
2.手术治疗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直肠悬吊固定术和脱垂肛管直肠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