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诊断学基础》复习考点:第六单元影像诊断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2-01

  2.高血压性心脏病:

  ·左心室肥厚增大及主动脉增宽、延长、迂曲。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胸部病变、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增大

  消化系统

  (一)检查方法

  1.普通检查(腹部平片、透视)用于诊断急腹症。

  2.造影检查气钡双重检查:

  ①食道吞钡检查:在病人服钡时,观察食道黏膜、轮廓、蠕动和食道扩张度及通畅性;

  ②上胃肠道钡剂检查:检查范围应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

  ③小肠系钡剂造影;

  ④结肠造影:常以钡剂灌肠方式造影。

  (二)肝、胆、胰的影像检查方法

  1.肝脏CT检查:①CT平扫;②增强扫描。

  2.胆道系统

  (1)X线平片 有无不透X线的结石、钙化或异常的气体影。

  (2)造影检查 ①口服胆囊造影;②静脉胆道造影;③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

  (3)CT检查 ①平扫;②增强扫描。

  3.胰腺检查

  (1)X线检查 X线平片,有无钙化、结石。逆行性胆胰管内镜造影,对诊断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和壶腹癌有一定帮助。

  (2)CT检查 CT可显示胰腺的大小、形态、密度和结构,是胰腺疾病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1.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中下段的黏膜皱襞明显增宽、迂曲,呈蚯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边缘呈锯齿状。

  2.食管癌

  ①正常皱襞消失、中断、破坏,表面杂乱不规则

  ②管腔狭窄;

  ③腔内充盈缺损。

  3.消化性溃疡

  (1)胃溃疡

  ·直接征象是:龛影,多见于胃小弯。

  ·间接征象:①痉挛性改变;②分泌增加;③胃蠕动增强或减弱。

  (2)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易造成球部变形,多见于球部。

  ·间接征象:①激惹征;②幽门痉挛,开放延迟;③胃分泌增多和胃张力及蠕动方面的改变。

  4.胃癌

  X线表现:

  ①充盈缺损;

  ②胃腔狭窄,胃壁僵硬;

  ③龛影:多见于溃疡型癌,龛影形状不规则;

  ④黏膜皱襞破坏、消失或中断;

  ⑤肿瘤区蠕动消失。

  5.溃疡性结肠炎

  X线表现:

  ·病变肠管结肠袋变浅、消失,

  ·黏膜皱襞多紊乱,粗细不一,其中可见溃疡龛影。

  ·慢性晚期病例表现为肠管从下向上呈连续性的向心性狭窄,边缘僵直,同时肠管明显缩短,肠腔舒张或收缩受限,形如硬管状。

  6.结肠癌

  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表现如下:

  ①肠腔内可见肿块:轮廓不规则,黏膜皱襞消失。该处肠壁僵硬平直,结肠袋消失。

  ②较大的龛影:形状多不规则,边缘多不整齐。

  泌尿系统

  (一)泌尿系结石

  ·约90%的肾、输尿管、膀胱结石可由X线平片显示,称为阳性结石;

  ·少数结石如尿酸盐结石难在平片显影,故称阴性结石。

  (二)肾

  ·平片可无异常发现

  ·有时显示肾区内云絮状钙化,甚至全肾钙化。

  ·慢性肾孟肾炎尿路造影肾盏、肾盂受侵而边缘不整,呈虫蚀状改变 ,严重者肾盂、肾盏广泛变形并扩张。

  (三)慢性肾孟肾炎

  ·X线表现:平片示肾影变小,表面呈波浪状,多累及双肾,但程度可不同;尿路造影同样可显示平片所见,严重者肾盂、肾盏广泛变形并扩张。

  (四)肾癌

  ·X线表现:平片上较大肾癌可致肾轮廓局限性外突;尿路造影检查,由于肿瘤的压迫包绕,可使肾盏伸长、狭窄和受压变形,也可使肾盏封闭或扩张。CT表现:平扫时肾癌表现为肾实质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

  骨与关节检查

  (一)骨的基本病变

  1.骨质疏松 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网状结构空隙增大,骨皮质变薄。

  2.骨质软化 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长骨往往弯曲变形。

  3.骨质破坏 局部骨密度减低。骨质破坏发生在骨松质时,则可见骨小梁模糊和消失;发生在骨皮质时,则表现为骨皮质缺损或完全消失。

  4.其他病变骨膜增生、骨质坏死及硬化、骨骼变形等。

  (二)关节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变、关节骨性强直及关节脱位。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脑瘤

  ·CT、MRI脑瘤诊断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二)颅脑外伤

  1.脑挫裂伤 CT表现为低密度脑水肿区内,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伴有占位效应。

  2.颅内出血 CT可见相应部位高密度影。

  (三)脑血管病

  1.脑出血 CT表现:急性期呈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高的肾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团块影,周围水肿带宽窄不一,局部脑室受压移位。破入脑室可见脑室内积血。

  2.脑梗死

  (1)缺血性梗死 CT上见低密度灶,其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

  (2)出血性梗死 CT上在低密度脑梗死灶内,出现不规则斑点、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占位效应较明显。

  (3)腔隙性梗死 系深部髓质小血管闭塞所致。低密度缺血灶l0~15mm大小,好发于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

  三、放射性核素诊断

  (一)甲状腺吸I131功能检查

  1.正常参考值

  ·第3小时为5.5%一25.9%,

  ·第6小时为1 1%一36%

  ·第24小时为17.9%~51%。

  ·正常高峰出现在24小时。

  2.临床意义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各时相吸碘率均明显增高,吸碘高峰前移。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各时相吸碘率均低于正常值下限,高峰可延迟至48小时出现。

  (二)肾图分析

  正常肾图观察指标

  ①高峰时间(峰时):指示踪剂进入肾内放射性达到高峰,即肾图曲线中b段所经历的时间,正常范围小于5分钟,是反映肾脏有效血流量的一个灵敏指标。

  ②半排泄时间(c1/2):指峰值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正常小于8分钟,反映肾盂中放射性尿液被排出的效率。

  (三)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TT3是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灵敏指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前期及治疗后复发患者,TT3测定较TT4测定灵敏。

  (四)总甲状腺素(TT4)

  ·TT4是甲状腺功能测定的基本方法,在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浓度正常情况下,对未经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符合率均为96%以上。

  (五)游离T3(FT3)、游离T4(FT4)

  · 临床意义:FT3和FT4是诊断甲状腺功能的灵敏指标,早期或复发先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FT3升高早于FT4。

  (六)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测定是甲状腺功能体外试验的首选项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TSH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TSH增高。

  练习题:

  1.对临床疑诊自发性气胸病人,应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超声波

  B.胸部CT

  C.胸部X线

  D.磁共振成象

  E.纤维支气管镜

  『正确答案』C

  2.对二尖瓣狭窄程度的判定最有价值的是:

  A.听诊

  B.胸部X线摄片

  C.心电图检查

  D.胸部CT扫描

  E.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正确答案』E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