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诊断学基础》复习考点:第四单元实验室诊断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29

  细目三: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1.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最有价值

  2.诊断其他非造血系统疾病—某些感染如疟疾、黑热病、感染性心内膜炎、伤寒,某些骨髓转移癌(瘤)等,因在骨髓涂片中能查到相应的病原体或特殊细胞而可以确诊。

  3.鉴别诊断的应用—原因不明的发热、恶病质,原因不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做骨髓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

  细目四: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一、蛋白质代谢检查

  (一)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

  1.临床意义: 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慢性肝病常出现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A/G比值减低。

  A/G比值倒置(A/G<1)见于肝功能严重损害。

  (二)血氨测定

  血氨升高 严重肝脏损害:如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血氨升高是诊断肝性脑病的依据之一。

  肝外因素:如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尿毒症等。

  二、胆红素代谢检查

  关于胆红素的规律—总胆红素都增高

  1.结合为主—阻塞性

  2.非结合为主—溶血性

  3.结合/非结合都增高—肝细胞性

  三、肝脏病常用的血清酶检查

  (一)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

  转氨酶升高的临床意义

  1.肝脏疾病: 谷丙转氨酶ALT5-40u/L;谷草转氨酶AST5-40u/L

  ·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与AST均显著升高,以ALT升高更加明显

  ·急性重症肝炎AST明最升高

  ·但在病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

  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2.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后6~8小时,AST增高

  (二)碱性磷酸酶(ALP)

  ·增高见于 胆道阻塞性疾病;肝炎

  肝胆系统以外疾病如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等

  (三)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增高见于 肝癌;胆道阻塞

  肝脏疾病:急性肝炎γ-GT呈中等度升高;γ-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

  (四)乳酸脱氢酶(LDH)

  ·增高见于 肝脏疾病:肝炎,肝癌尤其是转移性肝癌时LDH显著升高

  急性心肌梗死

  四、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

  (一)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

  1.抗-HAVIgM是早期诊断甲肝的特异性抗体

  2.抗-HAVIgG代表着抗-HAV总抗体,甲肝初期血中滴度已有升高,2~3个月达高峰,病愈后可长期存在,对流行病学调查和接种疫苗效果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两对半检查

检测项目

阳性(+)意义

1.HBsAg-表面抗原

感染HBV,见于HBV携带者或乙肝患者。无传染性

2.抗HBs-表面抗体

注射过乙肝疫苗或曾感染过HBV,目前HBV已被清除者—保护性抗体

3.HBeAg-e抗原

有HBV复制,传染性强

4.抗HBe-e抗体

HBV大部分被清除或抑制,传染性降低

5.抗HBc-核心抗体

曾经或正在感染HBV,是诊断急性乙肝和判断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

大三阳(135)

小三阳(145)

1.HbsAg(表面抗原)

阳性

HBV正在大量复制有较强的传染性

1.HbsAg(表面抗原)

阳性

HBV复制减少,

传染性降低

3.HbeAg(e抗原)

4.抗-Hbe(e抗体)

5.抗-HBc(核心抗体)

5.抗-HBc(核心抗体)

  (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是有传染性的标志而不是保护性抗体

  1.丙型肝炎抗体

  ·抗-HCVIgM阳性: 见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

  ·抗-HCVIgG阳性: 表明已有HCV感染。输血后肝炎有80%~90%的患者抗-HCVIgG阳性。

  2.HCV-RNA的检测 阳性提示HC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治愈后很快消失。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