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章节知识点:第三章第三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3-02
中
第三节 虚 实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实,言邪气实,则当泻;虚,言正气虚,则当补”《景岳全书•传忠录》
“论气血,气有盛衰,盛则为实,衰则为虚,
血有亏瘀,亏则为虚,瘀则为实”《通俗伤寒论》
一 、虚 证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成因:先天不足 后天失养 久病耗损正气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上无苔,脉虚无力等
虚证:“精气夺则虚”《灵枢》中有“五夺”
二、实 证
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概括
成因:外邪入侵人体 内脏功能失调,病理产物堆积
(痰饮、水湿、瘀血等)
临床表现: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
《素问玉机真脏论》提出“五实”
“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
三、虚实的错杂、转化和真假
(一)虚实错杂
1、实证夹虚
2、虚证夹实
3、虚实并重
(二)虚实转化
(三)虚实真假
1、假实:“至虚有盛候”
2、假虚:“大实有羸状”
病案举例
1、真虚假实:脏腑虚弱,运化无力,积滞内生。
《顾氏医镜》“心下痞痛,按之则止,色悴声短,脉来无力,虚也;甚则胀极而不得食,气不舒,便不利,是至虚有盛候。”
2、真实假虚:实邪裾内,耗损气血,外显虚象。《顾氏医镜》“聚积在中,按之则痛,色红气粗,
脉来有力,实也;甚至默默不欲语,肢不欲动,或眩晕昏花,或泄泻不实,是大实有羸状”
虚实真假的辨别
杨乘六指出:“证有真假凭诸脉,脉有真假凭诸舌。果系实证,则脉必洪大躁疾而重按有力;果系实火,则舌必干燥焦黄而敛束且坚牢也。岂有重按全无脉者,而尚得谓之实证;满舌俱胖嫩者,而尚得谓之实火哉?”
课堂小结
1、表里是辨别疾病部位的一对纲领
2、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3、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
4、寒热症的鉴别要点
5、虚实证产生机理
四、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
(一)表虚证:发热,汗出,恶风
(二)表实证:发热,恶寒,无汗
(三)里虚证:(气血阴阳的虚损)
(四)里实证:(实热、痰饮、瘀血、水肿)
(五)虚寒证:畏寒肢冷,少气乏力,小便
(阳虚证)清长,舌质淡嫩,脉沉迟无力
(六)虚热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
(阴虚证)舌红少苔脉细数
(七)实寒证:面色苍白,腹部冷痛,口淡
舌苔白润,脉紧
(八)实热证:壮热,满面通红,口渴喜冷饮
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滑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