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病理学辅导精华:第二章第二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3-08
中第二节 血栓形成
活体的心血管系统内血液成分发生析出、凝集和凝固而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所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thrombus)。
(一) 血栓形成的条件及其机制
1.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在动脉,血栓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的基础上或见于动脉炎等病变。此外高血脂、吸烟、免疫反应以及高血压等血液动力学因素也会造成内皮损伤,促进血栓形成。
2.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
血流缓慢可导致下列后果:
①轴流被破坏,血小板靠边,接触内皮细胞;
②局部业已存在少量凝血活性物质不能被正常血流稀释,运走,致使此类物质的局部浓度升高;
③流入局部血液中的凝血物质在局部滞留,促进血栓形成;
④促进内皮细胞激活,增加白细胞粘附。
3.血液凝固性增强
血液凝血物质增加可见于下列情况:
(1)遗传性高凝状态
(2)获得性高凝状态 常发生于大面积烧伤时;严重创伤、手术后或产后,血液补充了大量幼稚的血小板。晚期肿瘤(尤其是腹部肿瘤,如胰腺癌、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及一些已浸润血管和转移的癌肿,可不断释放一种凝血致活酶样物质,激活外源性血凝系统。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与分类
1.白色血栓 在受损的内膜上,少量血小板粘附与凝集,形成血小板小丘,即为血栓头部。肉眼观:血栓呈灰白色,波浪状,质实,与血管壁粘连紧密。镜下,主要为血小板成分。称为白色血栓。
2.混合血栓 凝集的血小板渐形成珊瑚状的小梁,其表面常粘附很多白细胞。血小板小梁间又有大量的纤维蛋白交错粘连成网,其网眼中网罗了大量红细胞,形成肉眼观的圆柱状的血栓体部,表面粗糙干燥,并有灰白与暗红色相间的条纹状结构,称为混合血栓。
3.红色血栓 随着混合血栓逐渐增大,最终阻塞管腔,局部血流停止,血液发生凝固,形成血栓的尾部。肉眼呈红色,故称为红色血栓。
4.透明血栓 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构成,见于DIC。在全身微循环毛细血管内,又称微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