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口腔执业医师基础知识:医学微生物学第三章第一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3-07
中第三章 遗传与变异
遗传(heredity):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且代代相传,使其菌种得以保存。
变异(variation):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的差异。
细菌的变异
遗传性变异:是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故又称 基因型变异。常发生于个别的细菌,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变异发生后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新性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非遗传性变异: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变异,其基因结构未改变,称为表型变异。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凡在此环境因素作用下的所有细菌都出现变异,而且当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去除后,变异的性状又可复原,表型变异不能遗传。
第一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
一. 形态结构的变异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可不同,生长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可发生变异。如:鼠疫耶氏菌在陈旧培养物上细菌的多形态性、细菌L型。
细菌的特殊结构如:荚膜(肺炎链球菌)、芽胞(炭疽芽孢杆菌)、鞭毛(变形杆菌H-O变异)也可发生变异。
二. 毒力变异
毒力增强:无毒力的白喉棒状杆菌感染了β-棒状噬菌体后变成溶原性细菌,则获得产生白喉毒素的能力,引起白喉。
毒力减弱:卡介苗(BCG)是强毒的牛结核分枝杆菌在含有胆汁的甘油、马铃薯培养基上,经过13年,连续传230代,获得的一株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变异株。
三. 耐药性变异
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为耐药的变异。有些细菌还表现为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即多重耐药性。
从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不断增长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并成为当今医学上的重要问题。
四. 菌落变异
1.细菌的菌落主要有光滑(smooth,S)型和粗糙(rough,R)型两种。S型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经人工培养多次传代后菌落表面边为粗糙、干燥、边缘不整齐的R型菌落,称SR变异。
2.SR变异常见于肠道杆菌,是由于失去LPS的特异性寡糖重复单位而引起的。
3.变异时不仅菌落的特征发生改变,且细菌的其它性状也发生了变化。
4.S型菌的致病性强,但有少数R型菌的致病性强,如结核分枝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