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章节习题及答案:第八章
来源 :考试网 2016-08-28
中第八章 矫正社会工作
王某某,男,49岁,秀英街道某某村人。1989年伙同他人参与盗窃19次,作案金额2万余元,被判处无期徒刑,并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服刑期间,他认罪服法,遵守监规,积极改造,有后悔表现,获得多次减刑,于2004年提前释放,继续接受社区矫正。
王某某跨出监狱那天,妻子亲自带着4个女儿接他回家。当年坐牢的时候4个女儿尚未成年(最大的7岁、最小的5个月),如今孩子们都长大成人,妻子也衰老了很多。回家的路上他非常苦闷:一是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感到无脸见人,有愧于妻女家人;二是面对阔别十几年的社会,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今后的日子怎么过?社会是否接纳自己?顿时感到天地间一片迷茫,愧疚、自卑、苦闷、彷徨、无助一齐向他袭来,面对亲人们殷切的目光,该何去何从?他自己感到一片茫然。
问题:
1.王某某面临的问题和需求都有哪些?
2.在优势视角看来,王某某的“优势”主要有哪些?
3.针对王某某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社区矫正介入策略?
参考解析:
答题要点:
1.王某某面临的问题
(1)自责,感到愧对家人。
(2)担心社会大众不能接纳自己。
(3)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生活。
(4)缺乏生存的能力。
2.王某某的服务需求
(1)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即找到稳定的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
(2)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即接受心理辅导、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社会环境改善等多方面的服务,以适应社会生活。
3.王某杲的“优势”
(1)改造积极,改过自新的动机强烈。
(2)王某某的妻子和孩子一直对其不离不弃,是他重要的支持系统。
4.社区矫正介入策
(1)通过宣传社区矫正制度的意义及措施安排,使王某某提高认识,服从监管。
(2)根据王某某家庭的实际情况,帮助他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
(3)为王某某争取就业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帮助其寻找工作。
(4)为王某某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重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优势,提高其自我价值感,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5)从改善社会环境人手,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2[简答题]案例:刘某,男,46岁,年幼时父母离异,跟父亲和姐姐一起生活,不再与母亲来往。刘某小学时特别调皮,经常惹事,父亲脾气暴躁,常对他拳脚相加。刘某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姐姐则比较贴心。1992年,刘某因严重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服刑期间,刘某因表现良好多次被减刑,2008年年底假释回家,按规定接受社区矫正。
回家后,刘某与父亲同住。父亲靠退休金生活,经济比较紧张,对刘某给家庭造成的影响耿耿于怀,常常冷嘲热讽。姐姐在大型超市当理货员,工作十分辛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还是非常关心弟弟,常常送些生活用品并帮忙洗洗涮涮。刘某觉得姐姐生活不容易,不愿给姐姐添麻烦。
目前,刘某没有固定工作,仍单身一人。看着昔日的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他也很想做点事情,可是做生意没本钱,找工作没技能。在屡屡碰壁后,刘某牢骚满腹,情绪很不稳定,在接受社区矫正初期非常抵触。社会工作者安排他定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但刘某经常迟到。
问题:
1.刘某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在与刘某建立专业关系时需要运用哪些专业技巧?
3.下列说法中,符合矫正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有哪些?
(答题时只需在专用答题卡上写出正确选项的代码)
a.社会工作者应该认同刘某的价值、尊严及社会权利
b.社会工作者应该接纳刘某本身及其过去的犯罪事实
c.刘某的迟到可能是有原因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结合实际对刘某的问题作个别化处理
d.社会公益劳动是一种既定安排,社会工作者应该要求刘某在任何情况下都准时参加
e.社会工作者应该相信刘某是可以改变的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刘某面临的问题有:
(1)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刘某社会功能严重缺失,情绪不稳定,牢骚满腹,抵触矫正;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没有成家等问题。
(2)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使他们很少得到或无法得到一般社会民众可以得到的经济、物质、社会保障资源,在生活、教育、就业、卫生、住房、家庭婚姻、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将面临比一般社会民众更大的压力。
刘某的需要有: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尤其是刘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靠父亲退休金生活,经济困难。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刘某没技能没本钱,难以就业或自己做生意。
(3)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刘某单身一人,昔日同学都已成家立业。
(4)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刘某需要恢复和重建其严重缺失的社会功能,成为社会正常的成员。
2.社会工作者在与刘某建立专业关系时需要运用的专业技巧有:
(1)同感。社会工作者应通过阅读刘某的资料或与其接触感受刘某所面对的情况,增进对刘某的认识和理解。
(2)诚恳。社会工作者要在专业关系中始终保持诚恳的、开放的、真实的态度。
(3)温暖与尊重。社会工作者要关心、关注刘某的一切,并能够向刘某传达这种情感。
(4)积极主动。社会工作者积极主动的态度表明关心他。
3.符合矫正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有:a、b、c、e。
3[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18岁的中学生林某因一念之差偷了别人的东西,被青岛市南区法院判了缓刑,他以到社区做义工的形式改过自新。目前,青岛市南区法院在湛山街道办事处成立了义工工作站,20多名被判处缓刑、管制等非监禁刑的少年罪犯将陆续被安排到社区里,从事到养老院照顾老人、打扫卫生、清理小广告、搞社区绿化等工作,在劳动中改过自新。每个少年犯每个周末至少做4个小时义工,1年刑期内要做满96小时。
问题:
1.请用“社会一心理”视角分析此案例。
2.从个人、小组、社区三个层面分析在此案例中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简要策略。
参考解析:
答题要点:
1.案例分析
“社会一心理”视角是一种将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开展工作的理论观念。矫正成效的大小,既取决于矫正对象自身的努力,又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将犯罪青少年监禁起来的刑罚,容易使他们在监狱环境中受到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影响,不利于他们改过自新,而社区矫正将犯罪青少年放在正常的社区环境中,通过进行社区矫正,帮助他们形成正常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尊严,为他们今后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打基础。
2.介入策
(1)个案辅导。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个案辅导的方法,采用行为修正、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等缓解林某的心理压力,纠正林某的偏差行为。
(2)小组活动。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与林某有相似处境的青少年开展治疗小组、成长小组和社会化小组等,帮助组员改善认知、纠正偏差行为、提升自我意识、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挖掘自身潜能以适应社会生活。
(3)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4[简答题]王某某,男,49岁,秀英街道某某村人。1989年伙同他人参与盗窃19次,作案金额2万余元,被判处无期徒刑,并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服刑期间,他认罪服法,遵守监规,积极改造,有后悔表现,获得多次减刑,于2004年提前释放,继续接受社区矫正。王某某跨出监狱那天,妻子亲自带着4个女儿接他回家。当年坐牢的时候4个女儿尚未成年(最大的7岁、最小的5个月),如今孩子们都长大成人,妻子也衰老了很多。回家的路上他非常苦闷:一是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感到无脸见人,有愧于妻女家人;二是面对阔别十几年的社会,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今后的日子怎么过?社会是否接纳自己?顿时感到天地间一片迷茫,愧疚、自卑、苦闷、彷徨、无助一齐向他袭来,面对亲人们殷切的目光,该何去何从?他自己感到一片茫然。
问题:
1.王某某面临的问题和需求都有哪些?
2.在优势视角看来,王某某的“优势”主要有哪些?
3.针对王某某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社区矫正介入策略?
参考解析:
1.王某某面临的问题
(1)自责,感到愧对家人。
(2)担心社会大众不能接纳自己。
(3)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生活。
(4)缺乏生存的能力。
2.王某某的服务需求
(1)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即找到稳定的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
(2)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即接受心理辅导、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社会环境改善等多方面的服务,以适应社会生活。
3.王某某的“优势”
(1)改造积极,改过自新的动机强烈。
(2)王某某的妻子和孩子一直对其不离不弃,是他重要的支持系统。
4.社区矫正介入策
(1)通过宣传社区矫正制度的意义及措施安排,使王某某提高认识,服从监管。
(2)根据王某某家庭的实际情况,帮助他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
(3)为王某某争取就业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帮助其寻找工作。
(4)为王某某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重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优势,提高其自我价值感,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5)从改善社会环境人手,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5[简答题]案例:社区矫正对象赵某近日获得了一个就业面试机会,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且曾经是服刑人员,肯定会遭到用人单位拒绝,所以在面试中表现得自卑、胆怯,不能自如应答,导致面试失败。
社区矫正对象陈某在某快递公司上班,在一次送货过程中因小事与客户发生了口角,他更加觉得客户对他们这些有过犯罪经历的人是看不起和排斥的,而且争吵使他丢失了来之不易的工作。
社会工作者发现不少社区矫正对象都有相似的就业困境,决定为他们举办一个就业辅导小组。服务计划的理念、目标、主要内容如下:
理念(原因分析、理论基础):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就业辅导服务时发现不少社区矫正对象存在着因非理性信念而导致的自我认知偏差及对社会认同低等现象,社会工作者决定以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为理论基础开展小组工作,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通过改善自我认知提升就业能力。
总目标: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
具体目标:1.改善自我认知;2.提升就业能力。
每节活动主题:
第一节:相互认识、建立小组契约、讨论小组计划。
第二节:分享就业经历。
第三节:邀请职业介绍所工作人员介绍就业信息。
第四节:参观社区矫正就业基地。
第五节:学习面试技巧。
第六节:总结、处理离别情绪。
问题:
1.分别对上述小组服务方案中的目标与活动主题的相关性、理论基础与活动主题的相关性做出简要评价。
2.依据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结合案例,修正小组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修正每节小组活动主题并简要说明其内容。
【答案要点】
1.小组服务的目标与活动主题应该严格贴近服务对象的需求,且二者之间要高度相关?案例中表现出来的是:
(1)各项活动主题包括介绍就业信息、面试技巧、参观基地等,都与“社区矫正对象”的特定身份和特殊心理状态相关性低,主题内容也没有涉及任何“改善自我认知、提升就业能力”的内容,属于一般性的就业促进指导工作。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信念系统的影响。如果服务对象用一些非理性的信念看待引发事件,这种非理性信念就会促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包括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和辩论技巧。而活动主题包括介绍就业信息、面试技巧、参观基地等,不涉及该理论及其所配套的治疗技巧,属于简单的直接治疗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该小组服务方案各项活动主题与其总目标、理论基础相关性都较小,达成小组目标的困难较大。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ABC理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的影响。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包括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和辩论技巧。
(1)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主要包括反应感受、角色扮演和识别等。
(2)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主要包括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和想象等。
据此结合案例,修正小组工作计划书内容如下:
总目标:社区矫正对象走出就业困境。
具体目标:①反思自身问题,增强自尊自信;②提升就业能力,积极融入社会。
每节活动主题:
第一节:相互认识、建立小组契约、讨论小组计划。
第二节:邀请心理专家做心理辅导和纠正。
第三节:邀请矫正成功典型做分享报告。
第四节:交流就业求职的经验与教训。
第五节:模拟求职现场,设定各种求职障碍。
第六节:提升自信,学习面试技巧。
第七节:总结、处理离别情绪,联系介绍职位。
6[简答题](方案设计题)孙某,男,86岁,曾因偷盗、扒车、****未成年少女等犯罪事实五进五出监狱,在监狱里度过了43年,终于在耄耋之年迎来了自由的日子。可是出狱那天,这名86岁的老囚犯却使出浑身气力,双手拽住袖口,阻止狱警为他换上新衣服,哭闹着不愿意离开。初中毕业的孙某已经对外部世界失去了感知,当他第三次入狱后,他的家人便与他断绝了关系。在以后监狱服刑的13年里,没人来看望过他,现在也没有人接他回家,准确地说,他无家可归。
问题:
1.在本案例中,孙某有哪些需求?
2.请为孙某设计一个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参考解析:
答题要点: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在本案例中,孙某的需求主要包括:
(1)获得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经济收入或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住房条件,维持身体健康的卫生医疗待遇等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2)获得心理辅导、信息咨询、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服务,适应社会生活。
2.服务方案
(1)问题的陈述及分析:孙某因在监狱待的时问太长,对外界缺乏了解且社会支持网络严重不足,因此出狱后缺乏维持生计的能力和资源,也无法适应外界社会的生活。
(2)方案设计:根据上述孙某的需求,设计出社会工作服务方案,其中包括:
方案目标:解决孙某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缓解孙某的心理压力,帮助孙某尽快适应新的社会牛活。
方案实施策:
第一,提供住宿场所。为无家可归的孙某解决安身问题,同时在住宿中提供监管和辅导服务,帮助孙某顺利完成由监禁环境向开放社会的过渡。
第二,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社会工作者需为孙某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提供物质援助。为帮助孙某尽快建立起正常的生活秩序,社会工作者应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对其进行物质援助。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等。
(4)方案评估:包括孙某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7[简答题]案例:社区矫正对象李某,男,25岁,未婚,初中毕业,与父母同住。李某认为钱是万能的,能够改变一切,他一直梦想一夜暴富,所以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他从不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加上学历较低,所以一直失业在家,每日无所事事。
新人职的社工小王认为,李某目前的状况主要由失业所致,只要替他找到工作问题就全部解决了。于是,小王想方设法寻找就业信息,多次向李某提供就业岗位,但一直没有成功。因此,小王十分沮丧、困惑。
问题:
1.本案例中社工小王服务目标存在什么偏差?
2.对社工小王的服务目标可以做出哪些具体的修改?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本案例中社工小王的服务目标与矫正对象李某的需要存在偏差。按照社会工作通 用过程模式,服务计划制订的目的和目标的制订需要经过双方协商,所以由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提出目的、目标,然后与服务对象逐条讨论,最终确定具体时间。但是本案例中社工小王认为解决案主失业是主要的目标,但李某认为钱是万能的,能够改变一切.他一直梦想一夜暴富,所以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社工小王设定的服务目标与李某的就业目标不一致,服务目标存在简单归因。
2.对社工小王制订的服务目标,建议修改如下:
(1)首先要帮助李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
(2)帮助李某多了解劳动力市场的新动向、新需求,鼓励其积极参加就业培训和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3)李某已经25岁了,却还依靠父母生活,社工小王可以从其父母方面人手,依靠其家庭来督促李某尽快就业,从而为下一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8[简答题]案例:章某,男,45岁,初中文化程度,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服刑期间章某表现良好,最近经法院裁定假释。章某妻子已于几年前与其离婚,变卖房产后带着儿子移居外地。目前,章某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但矛盾冲突不断,家庭关系十分紧张。回到社区后,章某感到不适应,对人高度戒备。他多次尝试找工作,却因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等原因未能成功,户籍办理也不顺利,再JJn_L最近又被查出患有肝病,章某感觉生活
压力很大,十分自卑沮丧,却不知向谁求助。对此,社会工作者计划以个案管理的方式为章某提供服务。
问题:
1.本案例中的章某有哪些服务需求?
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进行个案管理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章某的服务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基本生存条件包括: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经济收入或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住房条件;维持身体健康的卫生医疗待遇,等等。本题中,章某的房产被变卖,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有住房保障的需求;他多次尝试找工作,却因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等原因未能成功,有获得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经济收入保障的需求;户籍办理不顺利,无法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有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的需求;最近又被查出患有肝病,有获得维持身体健康的卫生医疗待遇的需求。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章某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因此有获得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的需求。
(3)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章某前妻带儿子移居外地,他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但关系不良,其正常的家庭生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
(4)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章某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但矛盾冲突不断,家庭关系十分紧张。回到社区后,章某感到不适应,对人高度戒备。这表现出章某无法融入到家庭和社区中,有再社会化的需求。
2.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个案管理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要重视并善于与章某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在个案管理开始阶段,章某可能会具有被动、不配合,甚至抗拒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社会工作者要用接纳、尊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以便与其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矫正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过程,矫正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矫正对象解决许多复杂和艰难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很难在一个短时期内全部解决,所以矫正社会工作者必须引导章某共同参与,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逐步实现矫正工作的最终目标。
案例中的矫正对象章某,出狱后面对的问题较多:家庭问题,包括前妻、儿子移居外地,与父母兄嫂关系;社区适应问题;就业问题;身体健康问题;情绪问题等。社会工作者在了解章某的上述困难和想法后,要引导章某一起分析什么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要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个案管理是一种资源的联系与整合的服务,其服务计划可能涉及许多部门和机构的人员、物资和财力的配合。个案管理社会工作者此时要扮演协调联系者的角色,在必要时候召集包括服务使用者在内的各相关人员进行协商,这样既能为章某提供所需的充足服务,又可尽量避免服务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
(4)要着眼于章某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忌包办代替。个案管理目标是帮助章某恢复或重建通过正常途径获得社会资源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要着眼于章某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忌包办代替。
9[简答题] 18岁的中学生林某因一念之差偷了别人的东西,被青岛市南区法院判了缓刑,他以到社区做义工的形式改过自新。目前,青岛市南区法院在湛山街道办事处成立了义工工作站,20多名被判处缓刑、管制等非监禁刑的少年罪犯将陆续被安排到社区里,从事到养老院照顾老人、打扫卫生、清理小广告、搞社区绿化等工作,在劳动中改过自新。每个少年犯每个周末至少做4个小时义工,1年刑期内要做满96小时。
问题:
1.请用“社会一心理”视角分析此案例。
2.从个人、小组、社区三个层面分析在此案例中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简要策略。
参考解析:
1.案例分析
“社会一心理”视角是一种将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开展工作的理论观念。矫正成效的大小,既取决于矫正对象自身的努力,又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将犯罪青少年监禁起来的刑罚,容易使他们在监狱环境中受到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影响,不利于他们改过自新,而社区矫正将犯罪青少年放在正常的社区环境中,通过进行社区矫正,帮助他们形成正常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尊严,为他们今后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打基础。
2.介入策
(1)个案辅导。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个案辅导的方法,采用行为修正、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等缓解林某的心理压力,纠正林某的偏差行为。
(2)小组活动。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与林某有相似处境的青少年开展治疗小组、成长小组和社会化小组等,帮助组员改善认知、纠正偏差行为、提升自我意识、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挖掘自身潜能以适应社会生活。
(3)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10[简答题]孙某,男,86岁,曾因偷盗、扒车、****未成年少女等犯罪事实五进五出监狱,在监狱里度过了43年,终于在耄耋之年迎来了自由的日子。可是出狱那天,这名86岁的老囚犯却使出浑身气力,双手拽住袖口,阻止狱警为他换上新衣服,哭闹着不愿意离开。初中毕业的孙某已经对外部世界失去了感知,当他第三次入狱后,他的家人便与他断绝了关系。在以后监狱服刑的13年里,没人来看望过他,现在也没有人接他回家,准确地说,他无家可归。
问题:
1.在本案例中,孙某有哪些需求?
2.请为孙某设计一个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参考解析: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在本案例中,孙某的需求主要包括:
(1)获得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经济收入或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住房条件,维持身体健康的卫生医疗待遇等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2)获得心理辅导、信息咨询、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服务,适应社会生活。
2.服务方案
(1)问题的陈述及分析:孙某因在监狱待的时间太长,对外界缺乏了解且社会支持网络严重不足,因此出狱后缺乏维持生计的能力和资源,也无法适应外界社会的生活。
(2)方案设计:根据上述孙某的需求,设计出社会工作服务方案,其中包括:
方案目标:解决孙某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缓解孙某的心理压力,帮助孙某尽快适应新的社会生活。
方案实施策:
第一,提供住宿场所。为无家可归的孙某解决安身问题,同时在住宿中提供监管和辅导服务,帮助孙某顺利完成由监禁环境向开放社会的过渡。
第二,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社会工作者需为孙某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提供物质援助。为帮助孙某尽快建立起正常的生活秩序,社会工作者应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对其进行物质援助。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等。
(4)方案评估:包括孙某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11[简答题]案例:
社区矫正机构计划将刑满释放人员的综合管理纳入服务范围。经调查,该社区刑满释放人员中无业者居多,但社区就业资源的利用率却较低。对此,社会工作者对有劳动能力的刑满释放人员进行了访谈,关于对自己的定位和就业的看法等问题,他们对社会工作者说:“我们这种人是社会的‘渣子’,在里面蹲了那么多年,现在出来还能有啥用,什么都不会,出门坐哪路公交车都搞不定,更别说工作了。”“到哪里人家都戴有色眼镜看我,犯了一次错误,难道要一辈子受惩罚?”“现在找工作都得上网,我连电脑都不会用,去哪儿找工作都不知道,哪家单位会要我啊。”“社区里适合我们的岗位不多,上次去办理就业登记,人家看了我的档案就说‘好人还安排不过来呢,你就慢慢等吧。”“社区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跟也跟不上,再说现在工作都要政审,我们肯定通不过的。”“我大字不识几个,所以要求也不高,工资高点儿,活儿轻点儿,能坐在办公室上班就可以了。”
问题:结合本案例,以促进刑满释放人员就业为目的,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设计服务方案(只需说明各层面具体目标和服务内容)。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从微观来讲,寻找工作是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社会工作机构和
人员在这方面的服务包括对刑释人员进行工作技能培训,帮助联系、介绍职业,还要通过
辅导帮助受助者养成工作和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这些服务,帮助刑释人员提高自信心
和重新投人工作的能力,使他们尽快就业。
2.从中观来看,要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社区矫正的功能发挥要靠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从而使刑释人员融入社区成为正常社会成员。社区矫正工作者要通过社区教育的途径改变居民对矫正对象的偏见,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使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同时,要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3.从宏观来讲,要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刑释人员的就业需要许多部门和机构的人员、物资和财力的配合,为刑释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合适的岗位。修改有些岗位政审的标准,使有从事该岗位能力的刑释人员不至于因为政审不通过而一直得不到工作。
推荐:2016社会工作者考试资格复审时间 2016年社会工作者成绩查询时间|入口 2016年社会工作者试题及答案
考后关注:2017社会工作者报名时间 2017社会工作者考试时间 社会工作者执业水平证书 合格标准|交流讨论专区
:2017年社会工作师辅导VIP套餐招生(点击试听):套餐详情:预习班+精讲班+考点串讲班+真题解析班+应试技巧班(考试不过,无限次重学,期间考试不可中断)。套餐特色:独家导师,全程讲授;考情概况,提前掌握;教材内容详细点拨,重点、难点,一网打尽;考前应试指导,掌握答题技巧;考前串讲,导师直击重点考点;历年真题详细讲解,准确把握考试规
>>>>VIP套餐招生 套餐 特惠套餐报名 名单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