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

导航

2016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教材知识点:统计分析与写作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4-22

  公共物品

  (1)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产品可以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指那些物品数量将随任何人增加对它的消费而相应减少,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特点的产品。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人如果增加对这些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所可能得到的消费水平,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的产品。

  私人物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所谓竞争性或抗争性(rival),是指如果要增加一个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就必须增加产量,从而增加产品的成本;所谓排他性(exclusive),是指只要一个人消费了某一产品,另一个人就不能同时消费这种产品。

  两个人不能同时穿一件衣服,开同一辆汽车,就是指产品的排他性。对于具有排他性特点的私人物品,可以采取收费的方式对消费者的消费进行调节,这意味着,只有对产品支付了价格的人才能消费该产品,而其他未支付价格的人则不能消费。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产品并不具备上述两个特点。如果某种物品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该种物品即为公共物品。因此,公共物品是指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在任意一个给定的产出水平上,如果增加一个人消费该产品,并不需要增加该产品的产量,因而不会引起该产品成本的增加。

  例如广播、电视等产品就具有这一特点,因为额外增加一个消费者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并不需要额外增加广播和电视的播出成本。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经济社会客观上存在公共物品,就不能阻止任何人不支付价格也能消费该种产品,即不能阻止任何人免费“搭便车”。最典型的例子是国防和公安。一个国家的国防和公安系统一经设立,就无法排斥该国的国民免费享受国防和公安服务。

  公共物品又分为:纯公共物品和一般公共物品。一种产品或服务,如果在同一时间内既具有严格的非竞争性,又具有严格的非排他性,即为纯公共物品。例如国防和公海上的航标灯就是纯公共物品。如果某种产品只具备其中的某一特点,或只具备部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例如,高速公路就是只具有非竞争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因为在交通的非高峰期,增加一辆汽车通过高速公路所引起的边际成本近似于零,但如果在高速公路的入口处设立收费站,就可以阻止不付费的汽车驶入。在公海上捕鱼是一个相反的例子,它只具有非排他性,但却不具有非竞争性。因为只要公海是各国公民所共有的,就不能排斥任何一个捕鱼者在海上捕鱼,但捕鱼者的不断增加肯定会减少海中鱼类的数量,从而增加捕鱼者的捕捞成本。

  (2)市场机制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作用

  市场机制是一种利益调节机制。因此,市场机制对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能够起到调节作用。对于公共物品来说,由于它失去了竞争性和排他性,增加消费并不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消费者对其支付的价格往往是不完全的,甚至根本无需付费,在此情况下,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的调节作用就是有限的,甚至是无效的。

  由于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生产的调节作用具有局限性,因此,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调节该类产品的生产,其产出可能为零。至少,市场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将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即市场机制分配给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将是不足的,资源因此而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无法实现。

  5.综合汇总方法

  (1)直接综合法

  直接综合法是指直接将进行过同度量处理的指标数值(变量值)经简单加总而形成一个综合值,再按照综合值的大小排出各参评单位的位次,从而达到综合评价目的的方法。直接综合法适用于不进行加权的综合评价,如果需要加权,一般不采用直接综合法。

  【直接综合法例示】

  通过直接对综合值比较可以看出对各省市的综合经济效益状况进行排序为:

  第一位:浙江,综合值为556.62

  第二位:上海,综合值为554.86

  第三位:广东,综合值为525.34

  第四位:江苏,综合值为514.85

  第五位:天津,综合值为501.07

  第六位:北京,综合值为496.08

  统计业务知识:国民资产负债统计

  1. 存货统计

  存货,又叫库存,是各经济单位出于各种目的储备的资产。

  存货从所处的环节考虑可以区分为以下5类。

  (1) 各生产单位的材料储备,包括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等,农业生产的种籽、饲料储备也应包括在这一类别内;

  (2) 各生产单位处于加工过程的在制品、半成品存货;半成品是指在生产单位内部已经完成某些生产环节、验收后交付半成品仓库、等待做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3) 各生产单位的成品存货,是指已经在该生产单位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

  (4) 各批零贸易单位的商品存货,是这些单位已经购进但尚未售出的商品,

  (5) 国家的物资储备,包括战略物资、救灾物资、粮棉储备等。

  存货主要是针对物品而言的。同一种物品,由于处于不同的位置,可能属于不同类别的存货。

  一国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要求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存货以及存货的不断流动作为保证。但并非存货总量越大越好。

  实物量的统计:不能获得存货总量的统计。

  存货的统计 存货总额:借助于价格,统计时点上的市场价格。

  2. 其他非金融资产统计

  主要类别有:

  第一是贵重物品,即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而持有的具有较大价值的物品,包括贵金属、古董和其他艺术品等;

  第二是各类符合经济资产定义条件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等,一般将这些称为资源资产;

  第三是被计入经济资产的各种无形资产,如计算机软件、艺术品原件、专利权、商标权、商誉等;

  第四是各种历史古迹、历史文化建筑和其他文物等。

  原则上,这些资产的价值,也应当遵循当期市场价格原则。由于这些资产的市场化程度非常有限,常常难以获得其市场价格,由此实际估算中需要采用各种变通方法。在中国,此部分资产的统计基础很薄弱,因此尚未纳入实际统计估算的范围。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