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18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3

来源 :考试网 2018-07-23

  辨析题(每题8分)

  1.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适应良好两方面。

  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归纳起来,心理健康就是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心理状态。

  简答题(每题10分)

  2.

  简述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答案:

  (1)生理因素。遗传、解剖、生理、生化和病毒等对精神疾病的产生和发展都能起到作用。

  (2)家庭因素。家庭不和睦,父母教育方式不统一或者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和观念,单亲家庭等都能够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3)社会因素。不健康的报刊、杂志、书籍、游戏等大众传媒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可能导致儿童的心理异常。

  (4)学校因素。教师素质不高,学校教育方法失当,应试教育理念使学生对学习和学校产生了厌恶情绪,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5)心理学因素。学生的厌学、离家出走、情感脆弱多是由于认知偏颇、情绪激动、意志薄弱、内心矛盾而产生的苦恼、困惑。

  3.

  简述抑郁症的表现。

  答案:

  (1)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2)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3)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4)躯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解析:

  4.

  简述心理辅导的概念及对概念的理解。

  答案:

  (1)心理辅导是指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2)理解心理辅导的概念,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学校心理辅导强调面向全体学生;②辅导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发展辅导为主要内容;③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活动,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解析:

  5.

  简述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答案:

  (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自我控制法。

  解析:

  6.

  简要说明认知疗法。

  答案:

  认知疗法于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疗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意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

  (2)认知疗法一般分为四个治疗过程:①建立求助的动机;②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③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念的竞争,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④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解析:

  7.

  简述网络成瘾的症状表现。

  答案:

  (1)上网时间;(2)网上行为;(3)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指标;(4)生活事件指标;(5)直接指标;(6)典型指标。

  解析:

  8.

  简述系统脱敏法的步骤。

  答案:

  (1)进行全身放松训练;(2)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3)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