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三十六:有效的课堂管理

来源 :考试网 2017-06-19

  有效的课堂管理

  【高频考点提要】

  1.课堂结构;2.影响课堂管理的基本因素;

  3.课堂管理的原则;4.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5.课堂纪律与课堂问题行为。

  【高频考点速记】

  一、课堂管理概述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的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一)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即课堂教学结构,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来认识,从横向上看,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教学中介(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纵向上看,则包括课堂教学计划之不同环节的活动内容与形式组织以及时间划配。对于具体一节课的结构把握如何,可以从四个指标来衡量:即量(质量和数量)、序(程序或安排)、度(教学要求的程度、速度、强度)、势(教学情境),它们共同直接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基本因素

  1.背景情况:这是影响课堂管理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课堂文化和课堂设计的状况,以及既有的师生关系。

  2.教学目标:这是关于课堂教学与管理的总方向的决定因素,集体目标必须与学生个体目标间达成协调与融洽。

  3.课堂规模:课堂规模主要是指学生的人数多少,它直接影响课堂管理行为的有效性。规模越大,对教师要求就越高,对学生的自我约束要求越高,课堂规则越需正式。相反,规模越小,越便于教师有效调控。

  4.凝聚力:是对课堂管理行为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常表现为成员集聚在一起的愿望和高度的承诺,同时尊重和鼓励行为与思想上的个别差异存在。它也是班级中和谐关系、良好班风的反映。

  5.课堂规范:是被课堂中所有人所接受和期待的行为准则和模式,能使人的行为简易化和易于模拟题,避免尴尬的人际关系,便于教师控制指导学生的课堂行为。

  6.教师领导:指教师作为课堂领导者对课堂的全面影响,包括对课堂进程与发展的影响力,以及对学生的思想与感情发展的影响,含正式影响与非正式影响。

  (三)课堂管理的原则

  1.让全班学生迅速静下心来学习。

  2.坚持要求全班学生予以充分的配合。

  3.对教室内发生的一切保持警觉。

  4,有清晰明确的对策应付紧急情况。

  5.教师对同学的注意力要一视同仁。

  6.不要将学生之间作比较。

  7.遵守诺言,付诸行动。

  8.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活动。

  9.尽量把课堂常规事务全权交给学生。

  10.顺利结束课程。

  二、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一)课堂气氛及其类型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我国学者将课堂气氛划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1.积极的课堂气氛

  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师生双方都有饱满的热情,课堂发言踊跃。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保持冷静的头脑,注意听取同学的发言,并紧张而又深刻地思考。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

  2.消极的课堂气氛

  消极的课堂气氛常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情绪压抑、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多,有的甚至打瞌睡。对教师的要求,学生一般采取应付态度,很少主动发言。有时,学生害怕上课,或提心吊胆地上课。

  3.对抗的课堂气氛

  对抗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教师失去了对课堂的驾驭和控制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各行其是,教师因此有时不得不停止讲课而维持秩序。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