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讲义:第三章第一节
来源 :考试网 2019-02-13
中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品德的综合,是调节和处理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表现。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人们教育活动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的,它对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形成教师特有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传统,起重要作用。在阶级社会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它是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阶级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
(二)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指教师行业的道德要求在教师个人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特征和倾向。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等要素的统一体。
1.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认识。从教师职业与社会的关系和教师职业内部的关系这个广义的角度看,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包括思想要求、政治要求和职业内部活动的道德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核心是职业道德价值观。其中,“义务”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重要范畴,道德范畴的义务是由个人的内在精神力量支持的。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
2.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师在践行职业道德认识时的情感体验。当教师将职业道德认识付诸职业实践时,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付出的要求,也在道德实践时感受到这种情感付出后的满足感,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重要范畴是“爱”——“教师爱”。教师没有职业之爱,就没有真正的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3.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是教师按照职业道德原则和要求进行道德抉择时调节行为、克服困难的能力,是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它主要表现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中坚定性和坚持精神,是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理想和信念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
4.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行为上的体现。教师的行为自觉地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形成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标志。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范畴是
“责任”。当教师把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责任”时,教师就会自觉地把自己的职业
行为约束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准则下。
(三)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调节和评价道德行为的根本要求,是建立和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依据。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它是人们立身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它贯穿于教育劳动始终,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2.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集中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人民利益、为社会发展的献身精神,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
(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必须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
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
(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
(3)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养;
(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1.对教师工作的动力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动力功能:教师职业道德体现着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行为,具有一种启动性的力量,激发、鼓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自我修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觉地做好教育工作。教师职业道德的动力功能的三种实现形式:
(1)社会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通过树立理想的榜样和评价等方式,塑造理想的教师职业人格,造成社会舆论,从而使教师在职业行为中向往、追求,并力图实现高尚的职业品质。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旦被教师个体所理解和掌握,它便可以成为教师自我限制、自我约束的动力系统,促进教师的工作。
(3)当教师职业道德被教师在工作中不断遵循、认识、体验,最后内化为教师人格的一部分时,它便成为一种精神力量,使教师在职业行为中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完全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自觉行为。
2.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调节能力
教师职业道德以“应当怎样”和“不应当怎样”的外在尺度和内部的命令来规范教师的言行,保证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矛盾,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保证教育行为的正常进行。因此它对教师职业行为具有调节作用。
3.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对学生具有教育作用。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现象具有教育功能。教育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体现在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特点上。
4.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功能教师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为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而对教师工作提出的道德要求。这些道德要求既是规范教师工作进行社会价值判断的准则,也是社会、学校和教师自己对教师工作进行社会价值判断的准则之一。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工作具有评价功能。
5.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6.对教师自身修养的引导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自身修养来说正是起着指明方向、矫正行为、保证修养目标实现的作用。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制定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1997 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于二○○八年九月一日由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共计六条,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核心表述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二)主要内容☆☆☆
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爱国守法是教师处理其与国家社会关系时所应该遵循的原则要求,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
求。《规范》中关于“爱国守法”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包括: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其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时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要求,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规范》中“爱岗敬业”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处理其与学生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是教师道德的灵魂。《规范》中关于“关爱学生”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利;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书育人是教师在处理其与职业劳动的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要求,是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规范》中关于“教书育人”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为人师表是教师处理其与自己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规范》中关于“为人师表”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时,尊
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终身学习是教师处理其与自己发展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规范》中关于“终身学习”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