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18上半年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第四批)

来源 :考试网 2018-06-04

  小学数学:分米的认识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昨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一个新朋友──毫米。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过哪几个长度单位?

  2.最大的长度单位是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最小的长度单位呢?请你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大约有多长?那1厘米呢?

  3.想一想,毫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厘米和米呢?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厘米、毫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1.分米产生的意义。

  (1)估一估。

  ①小组活动:估计课桌的长度。

  ②你认为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为什么?

  (2)量一量。

  ①小组活动:组内四人合作,用自己的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并思考: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②汇报方法。

  预设:a.用直尺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52厘米;

  b.用10厘米的长度为一段连续量,一共有5个10厘米,还多出2厘米,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52厘米……

  ③比较测量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刚才测量的方法,说一说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④引出课题。

  用10厘米来测量很方便,其实它还有一个新的名称叫分米。(板书课题)

  2.合作探究,认识分米。

  (1)初步认识1分米。

  ①小组讨论:关于分米,你知道什么?

  ②想一想,1分米里有几个1厘米?(10个1厘米,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③从1厘米到多少厘米的一段是1分米呢?(11厘米)

  ④从2厘米到多少厘米的一段是1分米呢?从哪里到哪里又是1分米呢?

  (课件出示1分米放大图,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

  (2)进一步认识1分米,建立表象。

  ①观察直尺上1分米的长度,试着将大拇指和食指叉开成1分米,再用直尺量一量是否准确。同桌互相看大拇指和食指叉开1分米的大小。(反复两次)

  ②请同学们用尺子上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交换用直尺量一量,看你画得准不准。

  ③想一想,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钢笔,黑板擦,牛奶盒等)

  (3)教学1米=10分米。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