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科目:相关法律习题(6)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0-12
中1.债权让与在让与人与受让人间须满足何种要件方可发生效力?( )
A.双方达成让与合意
B.将双方的让与合意通知债务人
C.双方达成合意,并经债务人同意
D.双方达成合意,经债务人同意且不得牟利
2.甲将其收藏的一幅齐白石遗画卖给乙,价金5万元。甲将价金债权转让给丙并通知了乙。履行期届满前,该画灭失。则乙( )。
A.得对甲主张解除合同,并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B.得对甲主张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C.不得解除与甲之间的合同,并不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D.不得解除与甲之间的合同,但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3.甲将对乙享有的8000元债权转让给丙,后乙陷于破产,丙仅分得1000元债权,丙能否就未获清偿的7000元债权,向甲请求给付?( )
A.能,因为债权让与后,原债权人即成为债务人的保证人
B.能。因为对转让的债权让与人须负瑕疵担保责任
C.不能,因为对转让的债权让与人无须负瑕疵担保责任
D.不能,因为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履行能力不负担保责任
4.甲乙签订一买卖合同,约定由甲方向乙方购买一批钢材,交货期限为2000年5月10日。甲方使用该钢材建造房屋,预计开工时间为2000年12月1日。出现下列哪种情况,甲方可单方解除合同?( )
A.乙方正在进行某项技术改造,无法按期发货,需延期3个月
B.乙方因一场意外火灾,暂时无法发货,需延期3个月
C.乙方迟延交货,经催告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D.乙方正在办理与丙公司的合并事宜,无暇顾及该合同的履行,需延期3个月
5.凡发生下列( )情况之一的,允许解除合同。
A.法定代表人变更
B.当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立
C.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
D.作为当事人一方的公民死亡或作为当事人一方的法人终止
答案:1.A 2.A 3.D 4.C 5.C
6.甲厂向乙厂发出信函,表示愿意以3万元购买设备一台,乙厂回复:现有存货,但是出卖价格为4万元;甲厂又回函:价格若为3.5万元,即购进该设备。乙厂又复函:最低报价为3.8万元,如果在收到该报价一个月内没有复函即供货。一个月后乙厂未收到甲厂的复函,就把设备发送给甲厂。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厂未在一个月内回复,其默视同意该价格,故合同成立
B.甲厂回函愿以3.5万元的价格购进该设备为新要约
C.乙厂的最后报价为要约,甲厂没有承诺的义务,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不成立
D.双方之间有误解可以撤销合同
E.乙厂3.8万元的复函要约失效
【答案】BCE
【解析】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的变更的,表明受要约人并不完全赞同要约人的要约,同时也构成对要约人的新要约
7.下列( )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
A.合同的主体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合同的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C.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
D.有权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
E.无权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
【答案】ACE
【解析】效力待定的合同主要在下列几种场合出现:1.合同的主体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3.无权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
8.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 )情形,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A.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B.不可抗力事件
C.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D.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E.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过错
【答案】ACD
【解析】《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9.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有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包括( )。
A.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的
B.泄露对方商业秘密的
C.提供虚假情况的
D.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重要事实的
E.经过艰苦的谈判但最终未签订合同的
【答案】ABCD
【解析】根据《合同法》第42、43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0.根据《合同法》规定,可撤销和可变更的合同包括( )。
A.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B.显失公平的合同
C.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
D.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E.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答案】ABCD
【解析】根据《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可撤销和可变更的合同包括以下几种:(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2)显失公平的合同。(3)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4)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