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记代理人

导航

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试题: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单选题(6)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8-22

  1.关于公法和私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民事法律是私法而不是公法

  B.公法的目的在于保护、救济私法

  C.公法的效力高于私法

  D.私法自治,原则上国家不得直接干预私法法律关系

  答案:C

  解析:公法的效力不一定高于私法。

  2.关于人身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身关系以特定的人身利益为内容

  B.人身关系不可与特定的主体相分离而变更、继承

  C.人身关系的变化可能引起财产关系的变化

  D.部分人身关系直接具有财产性质

  答案:D

  解析:人身关系以特定人身利益为内容,不直接具有财产性质。财产关系的主体可以依法或依约定变更、继承,但是除法律规定外,人身关系却不可与特定主体相分离而变更、继承。

  3.下列民事法律事实中,不属于事件的是( )。

  A.自然灾害 B.自然人的死亡 C.婚姻登记 D.时间的经过

  答案:C

  解析:事件是指不直接包含当事人意志的法律事实。这些事实的出现与否,是当事人本身无法预见或控制的。能够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事件一般有:①自然人的死亡;②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事实;③时间的经过的法律事实。

  4.于某养了一条宠物狗,每日由其保姆吕某负责在小区内遛狗。某日,小区里的范某在吕某遛狗时用石块砸了该狗,狗受惊后咬伤了正在玩耍的儿童朱某。朱某被狗咬伤,应当由( )承担民事责任。

  A.于某 B.范某 C.吕某 D.于某和吕某共同

  答案:B

  解析:《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5.李某是17周岁的高中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零用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李某( )。

  A.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应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B

  解析: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6.某游泳馆在发售游泳卡时注明:“游泳者不得在酒后下水游泳。否则,因酒后游泳溺水死亡,本馆概不负责。”该合同条款属于( )。

  A.有效条款 B.无效条款 C.效力待定条款 D.可撤销条款

  答案:D

  解析:该合同条款属于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和等价有偿的原则的,是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因此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条款。

  7.7周岁的田某父母双亡,关于由谁担任其监护人的问题发生了争议,最终由田某父母所在单位确定由田某成年的哥哥担任其监护人。第二年,田某遭遇车祸受伤,田某的哥哥遂向法院起诉肇事司机。田某的哥哥是( )。

  A.指定代理人 B.委托代理人 C.法定代理人 D.意定代理人

  答案:A

  解析:《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8.下列行为中,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

  A.权利人的起诉因不符合条件而被驳回

  B.权利人起诉后又撤回起诉

  C.权利人申请仲裁后又撤回仲裁申请

  D.权利人在对方起诉后提起反诉

  答案:D

  解析:《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引起时效期间中断的法定事由有:(1)起诉。起诉后又撤诉的,或因不符合起诉条件,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不发生时效中断的效力。根据有关规定,权利人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保护权利的请求,或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破产债权以及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发生与起诉同等的效力,也可引起时效的中断。(2)以请求、通知和催告等方式主张权利。(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又称承认或认诺。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诉讼时效期间从( )时起算。

  A.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

  B.权利被侵害

  C.权利人被告知其权利被侵害

  D.权利人起诉

  答案:A

  解析:《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10.下列情形中,属于所有权继受取得的是( )。

  A.甲的银行存款所获的利息100元

  B.乙购买布料制成的一件礼服

  C.丙通过遗嘱继承其兄的一间房屋

  D.丁拾得他人搬家时丢弃的一台旧电扇

  答案:C

  解析:丙通过遗嘱继承其兄的一间房屋,属于“所有权继受取得”中的“因法律行为以外的事实而取得所有权”。 乙购买布料制成的一件礼服,属于“原始取得”中的“加工”。 丁拾得他人搬家时丢弃的一台旧电扇,属于“原始取得”中的“拾得遗失物”。 甲的银行存款所获的利息100元,属于法定孳息。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