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传染病学基础知识点:阿米巴病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8-17
中阿米巴病
一、部位:多发于右半结肠和盲肠,其次是直肠、乙状结肠、阑尾和回肠末端。
二、临床症状:普通型:粘液血便,呈果酱样,每日3-10余次,便量中等,有腥臭。
三、实验室检查
粪便检查:在粪便中可检出滋养体和包囊,标本必须新鲜,排出半个小时内送检。
四、鉴别诊断:细菌性痢疾,肠结核。
五、病原治疗选用:硝基咪唑类(首选甲硝唑)阿米巴肝脓肿:病原治疗:甲硝唑;肝穿刺引流后注入甲硝唑
阿米巴病(amebiasis):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人体引起的一类疾病。按其寄生的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 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由溶组织阿米巴感染所致的肠道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近端结肠和盲肠。典型表现有腹痛、腹泻、排暗红色果酱样便等。
【病理解剖】
病变主要在结肠。典型的初期病变为细小的、散在的浅表糜烂,继而形成的较多孤立的小脓肿,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深切溃疡。
【临床表现】
普通型:起病较缓慢,于2~3天内逐渐加重,出现食欲减退、疲乏、腹痛、腹泻,每日排暗红色果酱样大便3~10次,每次量较多,腥臭味浓。常无发热和里急后重。常伴腹胀和腹痛,右下腹压痛明显。粪便镜检只能发现滋养体而无包囊。
典型的粪便呈暗红色果酱样,腥臭,粪质多,含血液及黏液。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少量白细胞和夏科-雷登结晶体。若能发现以伪足活动、吞噬红细胞的阿米巴滋养体则为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有明确诊断意义。
【治疗】
治疗原则:先用组织型滋养体杀灭剂,再用肠腔型滋养体杀灭剂。经多次复查未找到阿米巴时,方可认为治愈。 病原治疗:常用的抗溶组织内阿米巴药物有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及二氯尼特(糠酯酰胺)
①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
② 糠酯酰胺:对轻型和排包囊者疗效较好。 ③ 巴龙霉素
对急性阿米巴痢疾病人的治疗宜用甲硝唑或替硝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