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导航

2017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笔记:第十四章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29

  第十四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基本概念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自身免疫病是因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①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变常限定于某一特定的器官,由对器官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应答引起,典型的疾病有: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多发性硬化;②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全身性或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可见于多种器官,结缔组织多受累,故又称结缔组织病。典型的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等。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诱因

  (一)自身抗原的出现

  1.隐蔽抗原 隐蔽抗原是指体内某些与免疫系统在解剖位置上隔绝的抗原成分。在手术、外伤或感染等情况下,隐蔽抗原释放人血流或淋巴液得以与免疫系统接触,从而引发针对隐蔽抗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精子、眼内容物通常被视为隐蔽抗原。因输精管结扎术等原因释放人血的精子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自身精子的抗体,此抗体可引发自身免疫性睾丸炎。因眼外伤释放的眼内容物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自身的自身抗体,此抗体可能攻击健侧眼的内容物,引发自身免疫性交感性眼炎。

  2.变化了的自身抗原 生物、物理、化学以及药物等因素可以使自身抗原发生改变,这种改变的自身抗原可引起自身免疫病。如变性的自身IgG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自身变性IgG的IgM或IgG。

  (二)免疫调节异常

  1.多克隆刺激剂旁路活化 在有些情况下,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是由于T淋巴细胞对这些自身抗原处于耐受状态,而B细胞依然保存着免疫反应性。多克隆刺激剂和超抗原可激活处于耐受状态的T细胞,使之向B细胞发出辅助信号,刺激其产生自身抗体,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2.Thl和Th2细胞功能失衡 Thl细胞功能亢进促进某些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发展。Th2细胞功能亢进促进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展。

  (三)交叉抗原

  多种微生物和人的细胞外成分有交叉抗原(结构相类似的抗原成分)。交叉抗原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柯萨奇病毒感染激发的免疫反应可攻击胰岛的β细胞,引发糖尿病;链球菌感染可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性心脏病。

  (四)遗传因素

  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个体的遗传背景有关。不同单型的MHC分子,结合提呈抗原的能力不同,有些个体的MHC分子适合提呈某些自身成分的抗原肽,因易患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携带DR3的个体易患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胰岛素依赖糖尿病,突眼性甲状腺肿的可能性明显增加。DR4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寻常性天疱疮,胰岛素依赖糖尿病,B27和强直性脊柱炎、急性前部葡萄膜炎。DR2和肺出血肺炎综合征,多发性硬化,DR5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甲状腺炎的发生均有明显的关系。

  MHC基因连锁基因的缺陷也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补体成分Cl,C4或C2基因缺陷的纯合子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密切连锁。Fas(CD95)/FasL(CD95配体)的基因缺陷的个体易患系统性红斑狼疮。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