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导航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药理学复习讲义:第二十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3-12

  第二十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及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则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称为调血脂药(lipidemic-modulating drugs)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antiatherosclerotic)。

  第一节 调血脂药

  一、主要降低TC和LDL的药物

  (一)他汀类

  洛伐他汀(lo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

  氟伐他汀(fluvastatin)、阿伐他汀(atorvastatin)

  【药理作用】

  对LDL-C的降低作用最强,其次TC,降TG作用弱,HDL-C略有升高

  【作用机制】

  竞争抑制HMG-CoA还原酶,该酶为体内合成胆固醇的关键酶。

  【不良反应】

  少而轻,大剂量应用偶可致胃肠反应、肌痛、皮肤潮红、头痛,转氨酶、CPK升高。

  偶见严重不良反应横纹肌溶解症(辛伐他汀、西利伐他汀)

  【药物相互作用】

  与胆汁酸结合树脂联合应用增强疗效

  与贝特类或烟酸合用可增强降低TG效应,提高肌病发生率

  与环孢素或大环内酯类合用也可提高肌病发生率

  增强香豆素类抗凝作用

  (二)胆汁酸结合树脂

  考来烯胺(消胆胺,cholestyramine)、考来替泊(降胆宁,colestipol)

  【药理作用】 能降低TC、LDL-C和apoB,不影响HDL

  【作用机制】

  此类药物进入肠道后不被吸收,与胆汁酸牢固结合阻滞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和反复利用,从而消耗大量Ch,是TC和LDL-C水平降低。

  【药物相互作用】

  影响他汀类、氯噻嗪、保泰松、苯巴比妥、洋地黄、甲状腺素、口服抗凝药、酯溶性维生素、叶酸及铁剂的吸收。

  (三)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药: 甲亚油酰胺(melinamide)

  【作用机制】

  抑制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yl-coenzyme A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ACAT),阻滞细胞内Ch向CE转化,减少外源性Ch吸收,阻滞Ch在肝形成VLDL,并且阻滞外周组织CE的蓄积及泡沫细胞形成。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