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导航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药理学复习讲义:第九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3-08

  第九章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 简称局麻药,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应用于局部神经末稍或神经干周围,能暂时、完全和可逆性的阻断神经冲动产生与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可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同时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的药物。

  局麻药的应用方法:

  1. 表面麻醉(surface anaesthesia)

  2.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

  3. 传导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

  4. 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 anaesthesia)

  5. 硬脊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

  局麻药的作用机制:阻断电压门控性钠通道。

  使用依赖性(use-dependence,频率依赖性):

  在静息状态下,局麻药作用较弱,增加电刺激的频率则使其局麻作用明显加强。

  常用的局麻药:

  酯类:普鲁卡因(procaine)、、丁卡因(tetracaine)。

  酰胺类:利多卡因(lidocaine)、布比卡因(bupivacaine)、罗哌卡因(ropivacaine)、依替卡因(etidocaine)。

  局麻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酯类)及吸收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严重可引起惊厥)和心血管系统抑制。

  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

  1、局麻组织的pH。

  2、血管收缩情况。

  3、局麻药的代谢。

  4、体位与比重。

  5、神经干的粗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