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最新笔记:消费者行为分析
来源 :考试网 2016-12-01
中消费者行为分析
1、效用理论
①经济人假设: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
②效用的定义: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是主观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③基数效用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就是用1、2、3、4……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
④序数效用论:无法知道效用的绝对数字,但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二、……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
⑤边际效用理论:在基数效用理论中,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总和。假设某一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总效用为TU,则总效用函数是: TU=f(Q)
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
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MU=△TU/△Q,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2、无差异曲线
①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每个消费者都要在个人收入和市场价格既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购买一定量的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消费者要选择他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优的消费组合。消费组合也叫市场篮子。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
含义 |
完备性 |
如果只有A和B两种组合,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也只能作出下面三种判断中的一种:①对A的偏好大于B;②对B的偏好大于A;③对两者偏好无差异 注: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的表达出来。 |
可传递性 |
假定有A、B、C三种组合,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又大于C,那么对A的偏好必定大于对C的偏好。 注: 可传递性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 |
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
如果两组商品的区别只是在于其中一种商品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较多的那个组合。也就是多多益善。 |
②无差异曲线的定义: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消费者满足程度无差异、偏好无差异。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图2-1 某消费者的一条无差异曲线 图2-2 无差异曲线图
上图X1食品消费量、X2衣服消费量、I无差异曲线,I上的A、B、D都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同样的满足程度。一是当衣服减少食品增加或食品增加衣服减少,消费者的偏好不受影响;二是两者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就不一样,同时增加会出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同时减少也会出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
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根据“多比少好”的假定,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对数量少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而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代表的商品数量越多,消费者得到的满足程度水平越高。
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
③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1】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斜率为负,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2】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3】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指的是当我们沿曲线下移时,无差异曲线斜率增加,其绝对值越来越小,也意味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
图1-10 商品边际替代率
【注4】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
掌握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4、“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即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0;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总效用 |
边际效用 |
TU上升 |
MU>0,但递减 |
TU最大 |
MU=0 |
TU下降 |
MU<0 |
5、预算约束的含义: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为一种预算约束。预算约束的公式:假如消费者可以支配的收入金额是m,两种商品消费数量为X1、 X2,两种商品价格为P1、P2,则此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公式为:
6、预算约束线的含义: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预算线的斜率= ,即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图中AB两点连接起来的直线为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①在预算约束线内的点,表示在两种商品上的花费并未用尽全部收入。(收入有剩余)
②在预算约束线外的点,表示支付能力达不到的购买选择。(买不起)
③包括预算线本身及预算线内的点,是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是消费者决策时可以选择的区间。
④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7、影响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因素:收入、商品价格。
①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②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如果一种商品X2价格不变,一种商品X1价格变动,则预算线中纵轴的截距固定不变,而横轴的截距变化。X1价格上升,截距变短,预算线向内旋转;X1价格下降,截距变长,预算线向外旋转。
③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左移,相反则右移。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那么预算线不动。
8、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①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实现效用最大化(图2-8)
图2-8 消费者均衡 图2-9 需求曲线的推导
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在切点C,无差异曲线I2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掌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②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图2-9)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是以三个条件为前提的: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格不变。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价格变化。
价格-消费曲线(PCC)表示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不变时,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在不同价格下的效用最大化的各种组合。
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
2)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
9、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①正常品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价格都成反方向变动,从而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
②低档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一般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其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需要注意:低档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而正常品需求曲线更平缓,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