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点复习资料7
来源 :考试网 2017-09-07
中管理理论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形成的管理理论,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泰罗作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在管理思想的发展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来源北京安$通学校。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④制定工作定额时,提出第一流的工人。
⑤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对泰罗制的评价:
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相管理的旧方法。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泰罗制的缺点: 把人看作是纯粹的“经济人”。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是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最杰出代表。他所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法约尔指出,管理活动包括5种职能,具体是: 计划,这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组织,它包括有关组织结构、活动和相互关系的规章制度,以及职工的招募、评价和训练; 指挥,是指对下属活动的指导; 协调,是结合、统一以及调和所有企业活动与个人活动的努力,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控制,是指为了保证实际工作按已定计划和命令完成的那些活动。
法约尔还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提出了管理的14项原则: 劳动分工; 权力与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化;等级系列; 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
(3)韦伯的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关于新教教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等论述和思想对西方社会科学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韦伯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原意是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这是一个有关集体活动理性化的社会学概念。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把在组织中为了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全部活动都划分为各种基本作业,作为任务分配给组织中的各个成员。组织中的每一个职位都有明文规定的权力和义务。
各种职务和职位按职权的等级原则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指挥体系或阶层体系。每个下级接受他的上级的控制和监督,在对自己的行动负责的同时,还要对自己的下级的行动负责。为此,他必须对自己的下级拥有权力,能发出下级必须服从的命令。
组织中人员的任用,完全根据职务上的要求,通过正式考试或教育训练来实现,每个职位上的人员必须称职,同时,也不能随意免职。
除了某些按规定必须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外,管理人员是委任的。
这些管理人员并不是他们所管理的单位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
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原则为指导。这种公正不倚的态度,不仅适用于组织内部,而且适用于组织同顾客之间的关系。
管理人员是专职的,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通过这种制度,在组织的成员中培养集体精神、鼓励他们忠于组织。
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和纪律。组织要明确规定每个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形式,以便正确行使职权,减少磨擦和冲突。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最符合理性原则,效率最高。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形式,能高度精确地计算出组织的领导人和成员的成果,所以能适用于所有的各种管理工作和各种大型组织,如教会、国家机构、军队和各种团体。韦伯的管理思想,对以后的管理理论,如社会系统理论等有一定的影响。
2、行为科学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不会放弃对工人的剥削;而工人也不是纯粹的经济人,除了经济需求外,还有社会需求,使得金钱刺激和严格控制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许多管理学家对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展开了研究,考虑如何利用有关的各种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的行为。“行为科学” 理论的发展是从人群关系学说开始的,它的产生源于著名的“霍桑试验” 。
(1)人际关系学说
根据霍桑试验,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职工是“社会人” 。强调金钱并非刺激职工积极性的惟一动力,新的激励重点必须放在社会、心理方面,以使人们之间更好地合作并提高生产率。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搞好平衡,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生产率。
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 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即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士气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职工的满足度,这种满足度首先表现为人群关系,如职工在工作中的社会地位,是否被上司、同事和社会承认,其次才是金钱的刺激。
(2)“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
马斯洛是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他在1954年发表的《动机和人》著作中,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在马斯洛看来,人是“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是有层次。
赫茨伯格在1959年与别人合著出版的《工作激励因素》和1966年出版的《工作与人性》两本著作中,提出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简称双因素理论。
麦格雷戈1935-1937年期间在哈佛大学教授社会心理学,1937年起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他对当时流行的传统管理观点和对人的本性的看法提出了疑问,在他所著的《企业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Y理论”的人性假定。
维克托.弗鲁姆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他曾在美国宾州大学和卡内基一梅隆大学任教,并长期担任耶鲁大学讲座教授兼心理学教授。弗鲁姆深入研究组织中个人的激励和动机,率先提出了形态比较完备的期望理论模式,弗鲁姆在1964年发表的《工作和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期望激励模式。以后又经过其他人的发展补充,成为当前行为科学家比较广泛接受的激励模式。
编辑推荐:2017年初级经济师准考证打印时间 准考证打印入口
2017年中级经济师准考证打印时间 经济师考试时间 经济师报考条件
备考专栏:2017年初级经济师模拟试题 初级经济师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