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

导航

2016一级结构工程师考试《基础考试》考前冲刺题库1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8-19

2016一级结构工程师考试《基础考试》考前冲刺题库1

2016年一级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试题大全(共16套)

2016年一级结构工程师考试题库|手机题库

1.木材的胀缩变形沿【A】最小。

a.纵向

b.弦向

c.径向

d.无法确定

2.木材加工使用前应预先将木材干燥至【C】。

a.纤维饱和点

b.标准含水率

c.平衡含水率

d.饱和含水率

3. 分户热计量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没必要设置何种装置?【A】

(a)加压泵

(b)热量表

(c)流量调节装置

(d)过滤器

提示:暖通规范规定:分户热计量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设热量表、差压或流量调节装置、 除污器或过滤器,没必要加压泵,选(a)。

4. 哪种民用建筑的采暖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设为首页【D】

(a)办公楼

(b)高层住宅

(c)学校

(d)幼儿园

提示:暖通规范规定:幼儿园采暖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选(d)。

5. 设置全面采暖的建筑物,其围护结构的传热阻?【D】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对最大传热阻有要求

(d)对最小传热阻有要求

提示:传热阻应根据有关节能标准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对最小传热阻有要求,选(d)。

6.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A】

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B 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C 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D 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

7.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B】

A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

D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8.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时,相应的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当时取下列何值?【D】

A 0.125g

B 0.25g

C 0.30g

D 0.20g

9.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间有偏心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 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B 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C 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D 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用增设梁水平加腋的措施。

10.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B】

A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B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

C 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

D 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11. 设有一截面尺寸为100×8的板件,在端部用两条侧面角焊缝焊在10mm厚的节点板上,两板件板面平行,焊脚尺寸为6mm。为满足最小焊缝长度的构造要求,试选用下列何项数值。 ( a )。

a 40mm b 60mm c 80mm d 100mm

12. 型钢中的钢和工字钢相比,( d )。

a两者所用的钢材不同 b 前者的翼缘相对较宽

c前者的强度相对较高 d 两者的翼缘都有较大的斜度

13. 有二个材料分别为3号钢和16mn钢的构件需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应选用( a )型。

a e43 b e50 c e55 d t50

14. 在低温工作的钢结构选择钢材除强度、塑性、冷弯性能指标外,还需( c )指标。

a 低温屈服强度 b低温抗拉强度 c 低温冲击韧性 d 疲劳强度

15. 钢材脆性破坏同构件( d )无关。

a应力集中 b低温影响 c残余应力 d 弹性模量

16. 钢材的韧性是反映的( b )的指标。

a耐腐性及可焊性 b强度及塑性 c塑性及可焊性 d 韧性及耐腐性

17. 在碳素结构钢中,a,b,c,d为按质量划分的级别。除( a )钢冲击韧性不作为要求条件,其余的都要求保证冲击韧性合格。

a、 a级 b、 b级 c、 c级 d、 d级

18.直接受到重复荷载作用的焊接结构,影响其疲劳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d )。

a 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的代数差(应力幅)和钢材的静力强度

b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最大应力、应力比(绝对值最小与最大应力之比,拉应力取正值,压应力取负值)和构造细部

c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的代数差(应力幅)、最大应力、应力比和钢材的静力强度

d 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的代数差(应力幅)和构造细部

19.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能脆性破坏,应根据( c )等综合因素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a 结构形式、应力状态,钢材厚度和工作温度

b荷载特征、连接方法、计算方法、工作环境及重要性

c 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

d 重要性、跨度大小、连接方法、工作环境和加工方法

20.钢材经过冷加工冷拉、冷弯、冲孔、机械剪切所产生的冷作硬化应变硬化后,其( d )基本保持不变。

a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b 塑性 c 韧性 d弹性模量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