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内科护理学主管护师考试重点整理第五章第三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10-24
中第五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2019年主管护师内科护理学题库: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2、2019年主管护师内科护理学题库: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3、2019年主管护师内科护理学题库: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以自发性广泛性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破坏加速、寿命缩短和出现抗血小板自身抗体,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为特点。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感染因素
2.免疫因素 慢性ITP是血小板抗体作用于血小板相关抗原,造成血小板破坏。
3.肝、脾因素 脾是ITP病人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的产生部位,也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
4.其他因素 慢性型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增高抑制血小板生成及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对抗体结合血小板的破坏有关。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型 多见于儿童,多数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有发热、畏寒及全身广泛性出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甚至出现血肿、血泡;也可出现消化道和泌尿道的出血,少数病人
(约1%~4%)并发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
2.慢性型 多见于40岁以下育龄期女性,起病缓慢,一般出血症状轻,常表现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女性多表现月经过多。每次可持续数周或数月,甚至数年,部分病人可因感染等致病情加重,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反复发作者可有轻度脾脏肿大。
(三)辅助检查
1.血象 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 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急性型以幼稚巨核细胞增多为主,成熟型巨核细胞较少见;慢性型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但缺乏血小板生成型巨核细胞。
3.其他 80%以上ITP病人PAIg(多为PAIgG)和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增高,缓解期可恢复正常。
(四)治疗原则
1.一般疗法:可用一般止血药如维生素C、维生素P、卡巴克络、酚磺乙胺等。
2.糖皮质激素:为本病首选药物。常用泼尼松每天30~60mg口服,待血小板接近正常可逐渐减量,缓解后以每天5~10mg维持量治疗3~6个月,病情严重者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
3.脾切除:可减少血小板破坏及抗体产生的场所。
4.免疫抑制剂:经以上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但不做为首选。
(五)护理措施
1.减少活动:急性出血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少渣软食,以防止出血引起营养不良、体力不支,少渣软食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3.预防出血的护理:血小板计数低于40×109/L,应减少活动。低于20×109/L,应绝对卧床休息,进流质、半流质和少渣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以防因便秘用力而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颅内出血。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最重要护理措施是观察和预防
A.胃肠道出血
B.脑出血
C.鼻出血
D.尿道出血
E.感染
『正确答案』B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点总结
1.临床以自发性广泛性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破坏加速、寿命缩短和出现抗血小板自身抗体,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为特点。
2.骨髓象 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
3.糖皮质激素:为本病首选药物。
4.预防出血的护理:血小板计数低于40×109/L,应减少活动。低于20×109/L,应绝对卧床休息,进流质、半流质和少渣饮食,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