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重点第五章第五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10-04
中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章配套练习:
第五节 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
5.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 |
(1)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
掌握 |
|
(2)常用液体种类、成份及配制 |
熟练掌握 |
2 | |
(3)液体疗法 |
掌握 |
|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一)体液总量与分布
体液分布于两个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后者分为血浆及间质液两部分。
各区间可互相交换,但又保持各自相对的平衡。
年龄越小,体液总量占体重的百分比愈高;
新生儿体液占体重的78%;
婴儿占70%;
2~14岁占65%;
成人占55%~60%。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
年龄 |
细胞内液 |
细胞外液 |
体液总量 | |
|
|
间质液 |
血浆 |
|
新生儿 |
35 |
37 |
6 |
78 |
~1岁 |
40 |
25 |
5 |
70 |
2~14岁 |
40 |
20 |
5 |
65 |
成人 |
40~45 |
10~15 |
5 |
55~60 |
(二)体液的电解质成分特点(家)
细胞外液的电解质以Na+、Cl-、HCO3-等为主,其中Na+占阳离子总量90%以上,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起主导作用。
细胞内液以K+、Mg2+、HPO42-和蛋白质等离子为主,K+是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主要离子。
小儿体液电解质成分与成人相似。
新生儿生后数日血钾、氯和磷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
(三)水的交换
正常人体液保持动态平衡。每代谢418kJ(100kcal)热,约需消耗水120~150ml。每日排出的水分包括:
①不显性失水:肺呼出的水量为14ml/418kJ,皮肤为28ml/418kJ;
②汗液的排出为20ml/418kJ;
③大便中的水分为8ml/418kJ;
④尿液为50~80ml/418kJ。
小儿水代谢有以下特点:(注意大标题)
1.水代谢旺盛 婴儿每日水的交换量约等于细胞外液的1/2,而成人仅为1/7,婴幼儿水交换率比成人快3~4倍,所以小儿较成人对缺水的耐受力差,容易发生脱水。
2.不显性失水多 小儿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不显性失水也较多,按体重计算约为成人的2倍。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均可使不显性失水增加。体温每升高1℃,每日约增加13ml/kg(每小时增加0.5ml/kg);呼吸增快时,不显性失水增加4~5倍;环境湿度大小可影响不显性失水;体力活动增多时,不显性失水增加30%左右。
3.消化液分泌吸收量大 正常人每日分泌大量消化液,其中绝大部分被再吸收,仅有少量由粪便排出。年龄越小,消化液的分泌与再吸收越快,一旦出现消化功能障碍,极易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
4.肾调节能力差 年龄越小,肾调节能力越差,其浓缩、稀释功能、酸化尿液和保留碱基的能力均较低,易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因此婴儿补液时更应注意补液量和速度,并根据病情的变化、尿量、尿比重等调节输液方案。
二、常用液体种类、成分及其配制
(一)非电解质溶液 主要供给水分和供应部分热量。5%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液,10%葡萄糖溶液为高渗液。
(二)电解质溶液
1.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 为等渗液,常与其他液体混合后使用,其含Na+和含Cl-量各为154mmol/L,Na+接近于血浆浓度(142mmol/L),Cl-高于血浆浓度(103mmol/L),输入过多可使血氯过高,尤其在严重脱水酸中毒或肾功能不佳时,有加重酸中毒的危险,故临床常以2份生理盐水和1份1.4%碳酸氢钠混合,使其Na+与Cl-之比为3:2,与血浆中钠氯之比相近。
2.高渗氯化钠溶液 常用的有3%氯化钠溶液和10%氯化钠溶液,3%氯化钠溶液用以纠正低钠血症,10%氯化钠用于配制各种混合液。
3.碱性溶液 用于纠正酸中毒。
(1)碳酸氢钠溶液: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1.4%溶液为等渗液,市售5%碳酸氢钠溶液为高渗液,为方便起见,一般临床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释3.5倍成等渗液使用。
(2)乳酸钠:需在有氧的条件下经肝脏代谢产生HCO3-而起缓冲作用,显效较慢,在休克、缺氧、肝功能不全、新生儿或酸中毒时不宜使用。1.87%乳酸钠为等渗液,市售制剂浓度为11.2%,需用葡萄糖溶液稀释6倍后方可使用。
4.氯化钾溶液 用于补充缺钾。常用的有10%氯化钾和15%氯化钾溶液,均不能直接应用,须稀释成0.15%~0.3%溶液静脉点滴,含钾溶液不能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几种常用混合液组成
>
混合溶液 |
生理盐水 |
5%~10%葡萄糖 |
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 |
张力 |
应用 |
1:1 |
1 |
1 |
- |
1/2 |
轻、中度等渗脱水 |
2:1 |
2 |
- |
1 |
等张 |
低渗或重度脱水 |
2:3:1 |
2 |
3 |
1 |
1/2 |
轻、中度等渗脱水 |
4:3:2 |
4 |
3 |
2 |
2/3 |
中度、低渗脱水 |
1:2 |
1 |
2 |
- |
1/3 |
高渗性脱水 |
1:4 |
1 |
4 |
- |
1/5 |
生理需要 |
(四)口服补液盐
简称ORS液,是世界卫生组织1971年推荐用于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溶液。它由氯化钠2.6g,枸橼酸氢钠2.9g,氯化钾1.5g,葡萄糖13.5g加水至1000ml配制而成。此口服液总渗透压245mmol/L,有原来的2/3张降低至1/2张溶液。钾浓度为0.15%。
适于补充累积损失及继续损失量。
适用于能口服的轻、中度脱水病儿,对呕吐频繁、脱水较重的病儿仍须行静脉补液。
三、液体疗法
体液疗法
考点精要:
口服补液盐(ORS)
ORS一般适用于轻度或中度脱水无严重呕吐者。
张力:1/2张。
静脉补液(2~3分)
成人40ml
适应证:中或重度脱水;经口服补液不见好转;呕吐、腹胀严重者;
三判断:程度、性质、张力
三定:
补液总量(定量)补液种类(定液)补液速度(定速)
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有尿补钾、抽搐补钙
儿科补液必考点总结:
①第一步:判断程度
②第二步:判断性质
③第三步:判断张力
④第四步:定量
⑤第五步:定液
⑥第六步:定速
婴幼儿中度脱水补充累计损失量应为
A.100~120ml/kg
B.100~130ml/kg
C.40ml/kg
D.50~100ml/kg
E.150~180ml/kg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轻度脱水:<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
(共用题干)
女婴,8个月。水样便三天,10余次/日,呕吐3~4次/日,尿量少。查体:体重8Kg,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尚暖,血钠125mmol/L。
1.该患儿最可能的护理诊断是
A.轻度低渗性脱水
B.重度低渗性脱水
C.中度低渗性脱水
D.中度等渗性脱水
E.轻度等渗性脱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尿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尚暖”可知为中度脱水,“血钠125mmol/L”可知为低渗脱水,所以答案选C。
2.第一天补液总量是
A.80~100ml/Kg
B.150~180ml/Kg
C.100~120ml/Kg
D.120~150ml/Kg
E.60~80ml/Kg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度脱水第一天补液量为120~150ml/kg。
3.第一天补充液体的种类是
A.2/3张含钠液
B.1/4张含钠液
C.1/2张含钠液
D.1/3张含钠液
E.等张含钠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低渗性脱水补高张溶液,只有选项A是高张溶液。
小儿腹泻重度低渗性脱水,伴有周围循环衰竭,第1天补液,首先用哪种液体
A.2:1含钠液
B.2:3:1含钠液
C.3:2:1含钠液
D.4:3:2含钠液
E.2:6:1含钠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伴有周围循环衰竭的脱水首选2:1含钠液。
(共用题干)
女婴,10月,腹泻伴呕吐5天。大便10余次/日,呈蛋花汤样,呕吐2~3次/日,尿量减少。查体:体重8kg,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尚暖。实验室检查:钠155mmol/L,粪便镜检WBC 0-2/HP。
1.患儿可能的护理诊断是
A.轮状病毒肠炎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C.空肠弯曲菌肠炎
D.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E.真菌性肠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大便10余次/日,呈蛋花汤样”可知为轮状病毒肠炎。
2.该患儿腹泻脱水的程度与性质是
A.重度低渗性脱水
B.中度等渗性脱水
C.中度高渗性脱水
D.轻度低渗性脱水
E.轻度等渗性脱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尚暖,钠155mmol/L”可知为中度高渗性脱水。
3.第一天补液所采用的液体种类是
A.1/4含钠液
B.1/3含钠液
C.1/2含钠液
D.2/3含钠液
E.等张含钠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高渗性脱水补1/3低张含钠液。
几种常见疾病的补液方法
1.新生儿时期的补液
新生儿对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功能差,
易出现水肿和酸中毒,补液时应慎重。
生后10日如有明显缺钾时,应注意肾功能及尿量情况,每日给钾总量为2~3mmol/kg,浓度不超过0.15%,滴入速度宜慢。
新生儿补液速度,除急需扩充血容量者外,一般每小时不应超过10ml/kg。
不宜把全天的液量,在短时间内一次输入。
又因新生儿肝脏功能还不完善,纠正酸中毒时宜用碳酸氢钠,而不用乳酸钠。
2.婴幼儿肺炎的补液
小儿肺炎时因其肺循环阻力大,心脏负担较重,故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口服补液。
若进食不足或不能进食必须静脉补液时,补液量要控制在生理需要量最低值,约为60~80ml/kg。
电解质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也要慢。
如肺炎合并腹泻的补液原则与婴幼儿腹泻相同,但补液量按计算的3/4补充。
3.营养不良伴腹泻的补液
营养不良时体液平时处于偏低渗状态,呕吐腹泻时多为低渗性脱水。
由于皮下脂肪少,在估计脱水程度时多易估计偏高,故补液按体重计算后,应减少总量的1/3为宜,用2/3张含钠液补充。
在补液过程中易发生低钾、低钙、低镁,应及时补充,由于心功能较差,补液速度应稍慢。
为补充热量,预防低血糖,可用10%~15%葡萄糖配制液体。
营养不良伴腹泻的补液正确的是
A.电解质浓度不宜过高
B.应尽量口服
C.补液计算后,减少总量的1/3
D.无明显损失,短期不补钾
E.输液速度要快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皮下脂肪少,在估计脱水程度时多易估计偏高,故补液按体重计算后,应减少总量的1/3为宜,用2/3张含钠液补充。
4.急性感染的补液
急性感染时,因高热、呼吸增快、多汗,消耗增加而摄入热量不足,常出现高渗性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
应适当给予输液,如无特殊损失可给予1/4张~1/5张含钠液,按生理需要量补充水分并供给一定热量,经纠正脱水恢复有尿后,一般酸中毒多能自然纠正。
严重酸中毒才需另外补充碱性液体,休克患者则按休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