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

导航

儿科护理学2019年初级护师章节练习:小儿结核病的护理1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10-04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结核菌侵犯脑膜所引起的炎症,常为血行播散所致的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型。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结核菌使软脑膜呈弥漫性特异性改变,在大脑、小脑、脑底部及沿血管形成多发结核结节;蛛网膜下腔积聚大量炎性渗出物,尤以脑底部最为明显。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播散方式为血行播散。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粟粒型肺结核病理改变为灰黄色、直径约1~2mm的粟粒样结核结节,均匀布满两肺,肺上部较多,位于间质,很少在肺泡腔内。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婴幼儿因年龄小、免疫力低下,当细菌菌量过多、变态反应剧烈时发病;尤易发生于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后和营养不良时。机体免疫力低下,特别是HIV感染易诱发本病,春季发病较多。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原发灶或胸腔内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病变破坏血管,致大量结核菌进入肺动脉引起粟粒型肺结核。如结核菌进入肺静脉经血行或经淋巴播散至全身引起急性全身性粟粒型结核病,可累及肺、脑、脑膜、肝、脾、腹膜、肠、肠系膜淋巴结、肾、肾上腺及心脏等。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原发灶或胸腔内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病变破坏血管,致大量结核菌进入肺动脉引起粟粒型肺结核。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多见于婴幼儿初次感染后3~6个月以内。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病理改变为灰黄色、直径约1~2mm的粟粒样结核结节,均匀布满两肺,肺上部较多,位于间质,很少在肺泡腔内。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吸收好转此种转归最常见,是小儿结核病的特点之一。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原发综合征病变由3部分组成:肺部原发病灶、肿大的淋巴结和两者相连的发炎淋巴管。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原发灶多见于胸膜下,在肺上叶底部和下叶上部,以右侧多见。其基本病变是渗出、增殖与坏死。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吸收好转此种转归最常见,是小儿结核病的特点之一。

  1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小儿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4~8周后,通过致敏的T淋巴细胞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IV型变态反应),此时如用结核菌素做皮肤试验可出现阳性反应。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结核杆菌外界抵抗力强。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小儿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4~8周后,通过致敏的T淋巴细胞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IV型变态反应),此时如用结核菌素做皮肤试验可出现阳性反应。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痰液内结核杆菌用5%苯酚或20%漂白粉处理须经24小时才能被杀灭,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焚烧是最简单的灭菌方法。

  1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开放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传染源,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1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原发型肺结核原发灶多见于胸膜下,在肺上叶底部和下叶上部,以右侧多见。

  二、A2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结核杆菌吸入肺内,常在肺形成原发病灶。原发灶多见于胸膜下,在肺上叶底部和下叶上部,以右侧多见。其基本病变是渗出、增殖与坏死。

  三、B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结核杆菌吸入肺内,常在肺形成原发病灶。原发灶多见于胸膜下,在肺上叶底部和下叶上部,以右侧多见。其基本病变是渗出、增殖与坏死。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病理改变为灰黄色、直径约1~2mm的粟粒样结核结节,均匀布满两肺,肺上部较多,位于间质,很少在肺泡腔内。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