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6届江苏高考化学复习与增分策略: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1-05

  二、填空题

  9.(2015·新疆一测)已知溴单质的沸点为59 ℃,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从工业溴中提纯溴单质的实验中使用如下装置:

  (1)①实验室保存液溴的方法是:________,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是________。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________。

  ④C中液体产物的颜色为________,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填操作名称)。

  ⑤工业上常用SO2水溶液吸收Br2,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Br2和FeCl3的稀溶液均呈黄色。将少量稀溴水滴入稀FeCl2溶液得黄色溶液,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二者混合能否发生反应:取少量混合溶液,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色,他认为二者未发生化学反应,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____,设计合理实验检验溴水和FeCl2溶液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溴单质的提纯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装置的分析能力及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1)①液溴容易挥发,应加入水液封。仪器B为冷凝管。②Br2能腐蚀橡胶,因此整套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③该装置利用蒸馏法提纯溴,因此应控制好温度计b的温度,收集59 ℃时的馏分。④C中产物为液溴,颜色为深红棕色。加入NaBr溶液,发生反应:2NaBr+Cl2===2NaCl+Br2,欲分离出Br2,可以用萃取分液的方法或蒸馏法。⑤SO2水溶液吸收Br2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SO+2Br-。

  答案:(1)①水封法 冷凝管 ②Br2能腐蚀橡胶 ③控制温度计b的温度,并收集59 ℃时的馏分 ④深红棕色 分液(或蒸馏) ⑤Br2+SO2+2H2O===4H++SO+2Br-

  (2)Br2和Fe3+都能把I-氧化成I2,使溶液变蓝,无法得出结论 取少量黄色混合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反之不反应

  10.(2015·天津河北质检)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先把氯化铁晶体溶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再加水稀释,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冷却结晶、________、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漏斗

  D.烧杯     E.玻璃棒    F.坩埚

  (4)①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有Fe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同学向装置C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反应生成了SO。该做法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氯化铁容易水解,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先把氯化铁晶体溶解在浓盐酸中以抑制其水解,否则配制出的溶液容易产生浑浊。(2)SO2气体有毒,在装置的最后应进行尾气处理,一般用碱液吸收。(3)从溶液中提取溶质晶体,一般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蒸发浓缩时要使用蒸发皿而不使用坩埚,且蒸发皿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4)SO2与FeCl3溶液反应时,Fe3+将SO2氧化为SO,Fe3+被还原为Fe2+,反应后O原子个数增多,因此反应物中还应该有H2O,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检验Fe2+时,应先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则可证明Fe2+存在,也可以向待测液中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同样可证明有Fe2+存在;装置C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含有Na2SO4,也可能有部分Na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Na2SO4了,若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硝酸也可以将SO氧化为SO而出现白色的BaSO4沉淀,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有SO存在。(5)B中发生下列反应:SO2+I2+2H2O===SO+2I-+4H+,该反应说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而伴随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蓝色的溶液褪为无色。

  答案:(1)浓盐酸(答盐酸也可) 抑制氯化铁水解

  (2)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3)过滤 B、F

  (4)①2Fe3++SO2+2H2O===SO+2Fe2++4H+

  ②取A中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③不合理 硝酸可以将SO氧化为SO,干扰实验

  (5)B中蓝色溶液褪色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