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9年高考语文阶段性提升试题及答案(11)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2-08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友谊(yí) 纠葛(gé) 静谧(mì) 侃侃而谈(kǎn)

  B.下载(zǎi) 匀称(chèn) 蹉跎(cuō) 危言耸听(sǒng)

  C.窗槛(jiàn) 裹挟(xié) 亘古(gèn) 休戚与共(qī)

  D.造诣(yì) 熨帖(yùn) 炽热(chì) 良莠不齐(yǒu)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由于家乡雨水不足,土地贫瘠,全村人经过多次讨论,最后决定安土重迁到另一个地方。

  B.这个月公司的业绩差强人意,没能达成预期目标,这也提醒我们要及时整改工程方案。

  C.老贝尔曼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D.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3.下列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骊山北构而西折 ③而耻学于师 ④顺流而东也

  ⑤朝歌夜弦 ⑥日削月割 ⑦舞幽壑之潜蛟 ⑧侣鱼虾而友糜鹿

  A.①③④/②⑥/⑤⑧/⑦ B.①⑤/②④⑥/③⑧/⑦

  C.①④⑤/②⑥/③⑧/⑦ D.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4.下列对有关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房宫赋》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它借阿房宫兴起和毁灭的史实,深刻地表明了统治者穷奢极欲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从而用以讽劝和警告唐敬宗,以免重蹈亡秦之覆辙。

  B.《边城》中,船总的两个儿子都喜欢翠翠,他们相约采用“走车路”的方式,让翠翠选择,结果,天保在竞争中落败,心灰意冷的他驾船外出闯滩,意外身亡。

  C.《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祝福》都收在《呐喊》中。

  D.《红楼梦》中荣国府里的最高统治者是贾母,管理日常事务的是王熙风。王熙风在贾母面前百般奉承,背后却干尽了贪赃揽财的勾当,贾母因此称她叫“凤辣子”。

  5.仿造划线的句子,把句子补写完整,注意符合语境的要求。(3分)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 , , ,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甲】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路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苏辙《六国论》)

  【丙】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苏轼《六国论》)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率赂秦耶 率:都,皆。

  B.始速祸焉 速:加快。

  C.泊牧以谗诛 以:因为。

  D.皆椎鲁无能为者 椎鲁:愚钝。

  7.下列六个句子中,全都属于六国灭亡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赂秦而力亏 ②六国互丧

  ③以地事秦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⑥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洵《六国论》的中心论点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其中“非兵不利,战不善”为两个分论点之一。

  B.苏洵对齐、燕、赵三国的态度是不同的:对齐国是谴责;对燕、赵两国则是同情,认为两国“智力孤危”,灭亡是无可奈何的事。

  C.苏洵《六国论》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外,还运用了对比、比喻、衬托等论证方法,有时几种论证方法结合使用,很有逻辑力量。

  D.苏轼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则是“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他们的残暴与秦始皇、秦二世不相上下,这与杜牧《阿房宫赋》的观点是相同的。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4分)

  (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3分)

  (3)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3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