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练习及答案(6)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8-30
中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练习及答案(6)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世界上汉文化正热,但是西方人普遍认为汉语难学,包括华人后代。尤其语法这块,目前的汉语语法实际上是通过西学框架加大量特殊句式来描述的,没有一个本质贴切的原理可以指导实践。这些都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汉语有没有自己土生土长的语法?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什么样的关系?
孟昭连教授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他描述了文言文形成、成熟的整个过程,揭示了文言文不是口语的简单记录,更从文言文法重要方面的“辞”说清了文言文区别于口语的具体方式,也就为我们解构文言、读懂古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之乎者也非口语”结论虽小,但折射了语言、文字、文学、历史文明等方方面面,书中详尽的考证展示了独到的见解和合理的推论,虽有个别值得商榷之处,但仍是引人深思。
孟教授在书中阐述的主线之一是传统文字“意内而言外”的概念,以及作为具体体现的“之乎者也”之类“辞”的运用。语言和文字的作用都是要表达“意”,但是文字和语言特点不同,有很多场景下的对话不仅仅有吐字发音,更有声音的长短徐疾、停顿等以体现出的当事人心态、话外之音、逻辑意向,等等,文字记录时不仅要记下具体声音所对应的字,还要加进去“辞”来足意,“之乎者也”就是典型的“辞”,是口语中没有但文字里面非常必要的部分。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文言区别于口语的理念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的西方语言学观点冲击下渐渐模糊,尤其是《马氏文通》出版后,一系列混淆概念的虚实字分类,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字的认识,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的研究中。孟教授在书中详尽剖析了马氏对后人的误导。
孟教授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古代文章、文法这么发达,为什么没有产生像西方那样发达的语法学?也就是说,我们现今的汉语语法研究,是不是在填补古人的空白?这是发人深思的问题,其回答促使我们更好地审视语言实践的方方面面,包括上溯汉语的渊源、发现汉语本质,甚至汉语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等等。
孟教授的这本书破开了“西学中用”造成的百年误区,剥离着西学强加给汉语的框框。更重要的是,我们去哪里寻找华文的根?去哪里寻找汉语的本质?孟教授给我们做了示范,那就是,在传统语言文字中找,在古典文学中找,这一切巨大的财富,是汉语乃至华夏文化回归的希望所在。
(摘编自子明《跳出西学框框回归汉语本质——评孟昭连教授〈之乎者也非口语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西学框架并结合特殊句式所描述的当下汉语语法,不是土生土长出来的,因为缺少本质贴切的原理,所以不能指导实践。
B.“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结论虽小,但涉猎极广,全书既有独到见解,引人深思,又能指导实践,提供途径,值得全面学习。
C.与“语言”不同的是,文字除了记下应有的字外,还要加上各种“辞”,以弥补文字因脱离具体场景对话而导致的诸多不足。
D.文章和文法即使很发达,也未必能使语法学很发达,孟昭连教授对此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语言实践方面找到答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汉文化”这一热点现象引出评论的著作,评论背景交代得自然而巧妙,其目的在于把书推送给读者。
B.文章重点评论了《之乎者也非口语论》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主要观点和文化意义,内容精要,层次清晰。
C.文章提到《马氏文通》,彰显了《之乎者也非口语论》一书的传统汉语研究立场,突出该书见解的独到。
D.本文在摘引原书许多观点外,作者还加入很多自己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书评的思想性和学术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把文章写好,中国古人在书面表达中应该很讲究修“辞”,而一般的口语表达,则不讲究修“辞”。
B.《马氏文通》应该是在“西学中用”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关于汉语语法的著作,在今天已缺乏学术价值。
C.在孟昭连教授看来,现今的汉语语法研究,其实并没有填补古人的空白,是西学强加给汉语的框框。
D.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各阶段的教育应该加大文言文经典篇目学习,积极传播古代优秀文学作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 锅 刘学刚
①一口老锅,是故乡阅历深厚的眼睛。灶台熏染成锅底一样的颜色,它依然黑亮如初。
②父亲常常说,一口锅,一只脚踏进去,拿东西敲打锅沿,那脚底麻麻的,便是好锅。现在想来,老锅莫非是故乡的根?锅在灶台上一蹲,整个村庄便不再迁徙而从此敦实沉稳。
③锅的肚量很大,锅是见过大世面的。在锅眼里,你不过是一粒谷子。传说锅早年热血沸腾气可吞天,就在他飘飘欲仙之时,突然被抛进一个冰冷的模具里,极像一脸喜气的乡亲,准备迎娶小麦做新娘时,却迎来了一场连阴雨。大喜大悲过,大热大冷着,一口老锅的经历,肯定会让一个饱经沧桑的人吃惊。所以,再冰冷的年月,往锅里一煮,就化开了;再生硬的日子,往锅里一放,就绵软了。在岁月中游走的一口锅,看起来更像一个月下荷锄归的庄稼汉,脸色黝黑黝黑的,宽阔的肩膀能扛起一座大山。
④我们是一些空空的粗瓷碗,除了一次次让锅底朝天,我们不知道还干了些啥事。我们用胃消化掉青青的菜白白的馍,却用心理解不了一口老锅。如同吵着闹着上山看桃花的孩子,缤纷抢了眼,馨香夺了魄,谁会驻足过冬的铁褐色枝条?然而,锅并不在乎这些。即使遭遇冷落,只要锅底一把火,锅上一块肥肉片,便褪尽铁锈焕发了青春。说来就这么简单,锅最怕清闲,烟熏火燎着,最持久耐用。“闲着,能闲出一身的病来!”年事已高极少稼穑的父亲昨天还这样说过。
⑤一处宅子,可以没有五禽六畜,可以没有五颜六色,但不能没有一口锅。有口锅往灶上一放,生活就开始了。锅底的灰烬越积越厚,屋顶的炊烟越飘越高。在灰烬和炊烟之间,一口锅用它的博大和深沉,直观地表达着生活的圆满。毁掉宅子的办法只有一个,当掀去老锅的时候,灶台像深深塌陷下去的眼窝,没了精气神的宅子一夜变老,说不定哪一阵风就能把它带走。在故乡,浓烟,不叫做烟,而叫温暖;热气,便也不是气体,是魂魄。
⑥我偏执地断定,无上美味在民间。故乡的黄昏是静谧的,一声悠长的牛哞,使时光变得更加飘忽而缓慢。锅如佛,端坐在火的莲花之上,灶里飞出几颗火星,溅成西天的霞光。院里的鸡们总是那么不紧不慢地刨食,石磨下敞着的巢口,是深情的眼睛。站在屋檐下的镰刀,手搭凉棚,眺望田野,镰把平滑细致,被汗珠打磨得均衡合手,那种形状叫完美。乡村此时独有的气息,任谁闻过一回也忘不了。刺鼻的牛粪和呛眼的灶烟相纠缠,干草的味道和热炕上的馊臭相交织。井里新汲的水,无色也无味,倒在锅里一烧,就有了一丝丝甘甜。这种气息不可言传,它是酵母,揉和着每一个贫瘠的日子,放在锅里一蒸,便是饱满灿烂的白面馍馍。这白馍,嚼在口里,全身没有一处毛孔不熨帖;咽到肚里,就是无边无际的舒坦。
⑦然而,老锅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的家园,被种上了茂密的钢筋水泥。柴火垛越来越少,煤气灶越来越多。高压锅电饭煲们很是矫情,它们志得意满的神态,让我们一天天失去味觉,我们早年骨子里沉淀的铁质,说不定哪天就和臭汗一起挥发得一干二净。
⑧一口老锅,早晨煮热一轮太阳,晚上烧开一瓢瓢月光。熬冬为夏,蒸春为秋,一口遍尝世间炎凉的老锅,是我们一生的念想和依靠。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三段赋予锅以人的动作和情感,不仅形象地揭示了锅沉稳、朴实等品性,也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B.父亲说的“闲着,能闲出一身的病来”这句话,正好反映了锅怕清闲的特点,同时也暗指年事已高的父亲不得不清闲的生活处境。
C.文章用“溅成西天的霞光”来比喻锅在火中烧时灶台飞出火星这一情景,生动地写出了锅的博大和深沉,表达着生活的圆满。
D.有锅在,便有生活在,在强烈的怀念与抒情下,作者表现出了复杂的情感,既有追忆,也有惋惜,但主体情感色彩是明亮的。
5.作者在第六段写牛的哞叫、鸡的刨食、镰刀等在内容安排上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6.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一口遍尝世间炎凉的老锅,是我们一生的念想和依靠”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朱显谟生长在上海农村,早早体验稼穑之苦,看到古老耕作方法的艰苦和收获甚微的悲凉,萌发了长大后改变农业落后状况的念头,立志当一名科学农民。于是他在大学选择了土壤肥料专业。
1940年大学毕业后,朱显谟考入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随指导老师侯光炯开展土壤调查工作。侯先生提醒,做土壤调查工作必须做到“四到一问”,即:走到、摸到、看到、访问到和最后问一个“为什么”。
朱显谟凡事都要探个究竟。前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提出的成土过程与风化过程同时同地进行的理论,曾是指导中国学者进行土壤发生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朱显谟对它不迷信,而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该理论仅适于块状岩体上进行的与陆生生物进化相一致的原始成土阶段。
1959年,为了国家建设大西北的需要,朱显谟毅然告别工作条件优越的南京,举家来到地处西北农村的中科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在黄土高原工作的50多年中,朱显谟实地考察了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20多遍,三次跨越昆仑,两度入疆。他积40余年黄土高原土壤科学研究成果和结合群众的实践经验,于80年代初提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其内容是: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
“目前,经过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黄土高原基本变绿,黄河流失土壤泥沙由13亿吨减少为3亿多吨。”朱显谟的学生吴普特说。 (摘编自《102岁朱显谟院士逝世:为“黄河清”奉献半个多世纪》,2017年10月12日凤凰网)
材料二:
据黄河志卷一“黄河大事记”所载,把黄河泛滥、决堤的情况统计为:
时期 |
年数 |
泛滥、决堤次数 |
泛滥、决堤均次 |
魏晋南北朝 |
361 |
2 |
每180年一次 |
隋唐五代 |
379 |
8 |
每47.3年一次 |
北宋时期 |
161 |
8 |
约20年一次 |
金元时期 |
241 |
7 |
每34年一次 |
明朝 |
276 |
30 |
约9年一次 |
清朝 |
267 |
84 |
约3年一次 |
民国时期 |
25 |
44 |
每年1.8次 |
(摘编自朱显谟《再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材料三:
为落实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目标,时任国务院总理亲自视察陕北,提出退耕还林的措施。朱先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给总理上书表达激动之情,也进一步从科研角度为国家宏观决策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摘编自张晴《朱显谟院士和“28字方略”》)
材料四:
为构建大生态格局,河南省民权县提出建设“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当地政府构筑起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良土壤的林带生态屏障,呵护着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农田免受风沙的侵袭。还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平原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 (摘编自《黄河故道起绿洲》,2018年5月2日《光明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显谟跟随侯光炯研究和调查土壤情况,这让他领悟到了实地研究精神。
B.朱显谟敢于否定威廉斯的学术观点,源于自己的质疑精神和实践研究。
C.朱显谟的学生吴普特说的一番话,印证了朱显谟的研究成果已见成效。
D.在治理黄河方面,朱显谟的研究成果某种程度上给国家决策提供了帮助。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显谟提出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不仅是他治理黄河的核心理念,也是国家解决黄土高原问题的指导思想。
B.根据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黄河泛滥、决堤的频率最小,此后各时期黄河泛滥、决堤的频率越来越快,次数越来越多。
C.根据材料,要治理黄河,需要研究者的理论指导,更需要地方政府的治理举措,足见地方政府该是治理黄河的最大贡献者。
D.要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地方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建立生态屏障,为百姓生产生活提供免受风沙侵扰的良好环境。
9.朱显谟毕生致力于治理黄河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