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7年高考历史综合模拟试题(三)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3-0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内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多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

A.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结束

B.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

C.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

D.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二十年时间内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多年的历史”可以推论出题干想要表达甲午战败之后中国在政治领域里就民主共和与君主专制所作出的迅速抉择,故选B;A不是题干的主旨,CD的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的影响

2、19世纪中期,英国人看穿了天国,认为其虚弱无力、不堪扶持,所以《泰晤士报》严正表示,“叛军”已经成为“阻挡我们摘取金苹果的龙”,最终英国政府作出了“选边”的决定。此处“选边”的含义是

A.保持中立,静观其变化 B.没有太大的作用了,干脆淘汰

C.放弃中立,参与镇压“叛军” D.没有利用价值了,让其靠边站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题干所述时间“19世纪中期”和“天国”可知这是英国在中国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面对太平天国政权和清政府所作出的最终选择是支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曾经英国采取“中立”政策,但是后来放弃了中立,“选边”即选择支持清政府一边而放弃太平天国一边,故选C而排除AB;英国的举动是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不是让其靠边站,故排除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英国与太平天国运动

3、1937年10月,上海派遣军司令长官松井石根在会见《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记者时发表声明:“今天的事业,与其说是在教训支那人,更应该说是在提醒他们,应该好好考虑如何全力去拯救四亿人民。当务之急是,如何将支那从共产主义势力中拯救出来。这不仅是为了支那本国,也是为了整个东亚。”这一声明反映日本

A.重视与英美国家友好关系 B.认可西方媒体客观公正

C.追求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D.假借反共掩饰战争意图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日本的声明不是针对英美国家的,故A项排除;材料中上海派遣军司令长官松井石根在会见媒体,并是不是为了认可西方媒体的客观公正,旨在说明齐侵略中国的意图,故B项排除;依据材料中时间信息,日本发动了侵略战争,而不是为了和平与稳定,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当务之急是,如何将支那从共产主义势力中拯救出来。这不仅是为了支那本国,也是为了整个东亚”说明了日本借助反共来发动侵略战争的真实意图,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日本的全面侵华

4、1933年初,蒋介石发表演讲称:“我们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抗。这样一步复一步的兵力,一线复一线的阵地,不断地步步抵抗,时时不懈,这样长期的抗战,越能持久,越是有利。若是能抵抗三、五年,我预计国际上总有新的发展,敌人自己国内也一定有新的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蒋介石接受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

B.蒋介石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判断明显错误

C.蒋介石为欺骗民众做虚假的抗日宣传

D.蒋介石认识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蒋介石认识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也必须坚持持久抗战才能取得胜利,故答案为D项。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排除A项;蒋介石对中国抗战形势的认识是正确的,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反映,不能看出是虚假宣传。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进程特点

5、下表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的统计情况表,表中反映的现象

时间(年)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输华货物总值(万英镑)

96.9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0.1

A.导致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开始出现逆差 B.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C.是中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的必然结果 D.表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仍无变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看,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由于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协商关税,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数量曾一度激增,但总体趋势变化不大。因此英国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国门,获得更多的侵略权益。故答案为B项。统计表没有给出中国输英货物总值,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开始出现逆差不能反映,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已被打开,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项说法错误,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