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

导航

2017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高频知识点:第五章借贷记账法下账务处理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1-10

  第五章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29.企业的资金筹集业务按其资金来源通常分为所有者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所有者权益筹资形成所有者的权益(通常称为权益资本),包括投资者的投资及其增值,这部分资本的所有者既享有企业的经营收益,也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负债筹资形成债权人的权益(通常称为债务资本),主要包括企业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和结算形成的负债资金等,这部分资本的所有者享有按约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权利。

  (1)接受现金资产投资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按其差额)

  (2)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的账务处理:

  企业接受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现金资产投资时,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作为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借: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等

  贷:实收资本等

  30.(1)取得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偿还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3)计提短期借款利息以及支付利息的账务处理:

  ①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②支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已经计提的利息)

  财务费用(尚未计提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31.(1)取得长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贷:长期借款——本金

  (2)偿还长期借款:

  借: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3)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

  制造费用

  财务费用

  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利息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32.(1)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2)固定资产同时具有以下特征:

  ①固定资产属于一种有形资产;

  ②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

  ③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3)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33.企业应当按月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单独计价人账的土地和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除外。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34.年限平均法下,各月应计提折旧额计算公式: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其中: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知识点速记第五章

  35.工作量法下,各月应计提折旧额计算公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知识点速记第五章

  36.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情况)

  贷:银行存款等

  37.企业在计提折旧时,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和用途分别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中。

  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以及非生产经营部门固定资产)

  制造费用(生产车间固定资产)

  销售费用(销售部固定资产)

  研发支出

  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累计折旧

  38.固定资产出售:

  (1)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等

  (3)收到材料变价收入或责任人赔偿。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4)实际收到赔偿款项。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应收款

  (5)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结转清理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此时是将“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余额全部结转计入营业外收支,结转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无余额。

  39.材料的采购成本是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

  在实务中,企业也可以将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先进行归集,期末,按照所购材料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40.实际成本法下,一般通过“原材料”和“在途物资”等科目进行核算。

  实际成本法下,材料已验收入库:

  (1)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预付账款等

  (2)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等)

  (3)如果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月末仍未收到相关发票凭证,按照暂估入账.即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下月初作相反分录予以冲回,收到相关发

  账单后再编制会计分录。

  41.实际成本法下材料尚未验收入库的账务处理:

  (1)收到结算凭证时: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42.计划成本法下材料已验收入库的账务处理:

  (1)货款已付,发票账单已到:

  ①按支付的实际金额: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②按计划成本金额: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③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或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货款尚未支付:

  ①按相关发票凭证上应付的金额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材料采购

  贷: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等)

  ②按计划成本金额: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③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或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④如果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月末仍未收到相关发票凭证,按照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即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下月初作相反分录予以冲回,收到账单后再编制会计分录。

  43.计划成本法下材料尚未验收入库的账务处理:

  如果相关发票凭证已到,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按支付或应付的实际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待验收入库时再作后续分录。

  对于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企业应根据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44.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45.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在确定材料费用时,应根据领料凭证区分车间、部门和不同用途后:

  借:生产成本(直接用于某种产品生产的材料费用)

  制造费用(为提供生产条件等间接消耗的各种材料费用)

  管理费用(对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费用)

  贷:原材料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