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

导航

2019年税务师考试涉税相关法律综合试题及答案8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2-09

11.根据《刑法》,税收征收环节的渎职犯罪有( )。

A.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B.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

C.骗取出口退税罪

D.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

E.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渎职罪。首先判断哪些是渎职犯罪,排除选项C。其次判断哪些是发生在税收征收环节,排除选项BE。

12.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在税收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不征或者少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应按( )追究刑事责任。

A.徇私舞弊不征或少征税款罪

B.玩忽职守罪

C.危害税收征管罪

D.滥用职权罪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徇私舞弊不征或少征税款罪和玩忽职守罪的区别。主观上是故意或者过失是区别两罪的标志。

13.根据《刑法》和刑法理论,下列有关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秩序

B.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规定,不征或者少征税款的行为

C.犯罪主体不限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D.过失也可构成此罪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务机关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所以选项A正确。(2)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税收法规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所以选项B错误。(3)本罪的主体是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所以选项C错误。(4)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具体表现为行为人明知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却为徇私情私利而故意不征或者少征税款;所以选项D错误。

14.甲货运公司2016年取得自开票资格。2017年1月至10月,该公司为林某虚开运输虚开运输增值税专用发票若干份,虚开税款数额达600多万元,并收取开票费30万元。林某将这些发票转手卖给他人。对甲货运公司应按( )追究刑事责任。

A.非法出售发票罪

B.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C.单位犯罪

D.非法购买专用发票罪

E.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抵扣税款发票罪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罪,是指违反发票管理法规,故意虚开运输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其他发票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构成。

15.甲以200元人民币的价格向乙购买非法印制的商业零售发票200本,甲当日在销售发票时被发现,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A.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B.非法购买发票罪

C.非法出售发票罪(未遂)

D.非法出售发票罪(中止)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是行为犯,只要有出售假发票的行为,就构成此罪。

16.某私营企业老板王某从税务机关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将其中的30余张先后卖给他人,后见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利可图,于是又买了100余张假的增值税发票并卖给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 )。

A.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B.逃税罪

C.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D.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E.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私营企业老板王某从税务机关领购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将其中的30余张先后卖给他人,构成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王某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构成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王某出售伪造的100多张假增值税专用发票构成了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但是根据《刑法》的规定,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又出售的,符合牵连犯的特征,是按照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所以CE两项是正确的。

17.王某私自购买了各类假发票,然后又将其卖出,从中牟利。后来被公安机关发现,有1000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其它类普通发票金额为50万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A.倒卖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倒卖伪造的发票罪

B.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C.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D.倒卖伪造的发票罪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1)对于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又出售的,定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2)对于购买非法制造的发票后又出售的,构成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18.某企业在经营期间,欠缴应纳税款20万,占应纳税额的8%。税务机关向该企业发出了《催缴通知书》,该企业不予理睬,同时为了防止税务机关冻结其存款账户,伪造了相关文件,另立企业账户,并且转移了一部分存款,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8万元,对此案的正确定性和处理为( )。

A.该企业构成逃税罪

B.对于该企业的直接负责人要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C.该企业逃避追缴欠税数额为20万

D.该企业的行为侵犯了国家的税收征管秩序

E.对该企业执行罚金之前,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所逃避的税款

『正确答案』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逃避追缴欠税罪。本题中该企业实施了刑法规定的逃避追缴欠税的犯罪行为,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因纳税人的逃避行为而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的欠缴税款数额,不能等同于纳税人转移或隐匿财产的数额,或纳税人所欠缴的税款数额。所以,无法追缴的欠税数额是8万元,按照该规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19.下列选项中,可以由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有( )。

A.骗取出口退税罪

B.抗税罪

C.逃税罪

D.逃避追缴欠税罪

E.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抗税罪。逃税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不具有纳税义务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单位或个人,不能独立构成本罪的主体,但可以构成本罪的共犯。抗税罪的只能由自然人实施,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欠缴应纳税款的自然人。骗取出口退税罪既可以是纳税人,也可以是非纳税人;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且单位不限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单位,也包括其他单位。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主体是持有专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

20.

2017年底,某制衣厂有一笔服装加工业务被无证个体户屠某以42万元承包,屠某按合同规定完成服装加工任务后,要求制衣厂结算加工费,但制衣厂法定代表人李某要求屠某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肯付款。于是,屠某买了数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好金额后交给李某,李某明知屠某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买来的仍予以接受,并在次月进行纳税申报,抵扣税额6.2万元,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11%。

1.本案中,屠某的行为应构成( )。

A.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B.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C.非法持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D.非法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E.非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中的“虚开”行为包括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四种情况。行为人只要实施其中一种,即可构成虚开。本案中,屠某为制衣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所以选项A正确。(2)构成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须满足数量在25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10万元以上。本案中,屠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票面金额为42万元,达到了起刑标准,构成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所以选项B正确。(3)《刑法》没有规定非法持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非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所以选项CDE错误。

2.本案中,制衣厂使用涉案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应构成( )。

A.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B.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C.非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D.非法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E.逃税罪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逃税罪。制衣厂明知屠某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收取并抵扣税款,属非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虚假纳税申报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构成逃税罪。

3.犯罪嫌疑人屠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吕律师接受屠某委托担任其辩护人,在公安机关侦查期间,移送审查起诉前,吕律师的下列行为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

A.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申请

B.查阅本案案卷材料

C.到看守所向屠某核实有关证据

D.为屠某提供法律帮助

E.复制本案案卷材料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侦查期间辩护律师的权利。(1)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所以选项AD正确。(2)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所以选项C错误。(3)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所以选项BE错误。

4.法院开庭审理此案过程中,被告人屠某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死亡,根据《刑事诉讼法》,法院对此案的正确处理有( )。

A.继续该案的审理

B.建议检察院撤销对屠某的起诉

C.终止该案审理

D.宣告屠某有罪

E.宣告屠某无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在刑事审判阶段,对于被告人死亡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对于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本案中,屠某犯虚开增值税发票罪,但其在审判阶段死亡,已无宣告有罪之必要,应终止审理案件。

分享到

相关推荐